【第二静虑】 p0963

瑜伽十二卷十六页云:又于第二,喻有差别。山者:喻于无寻伺定。尖顶者:喻于第二静虑无寻无伺、于所缘境,一味胜解。泉者:喻于内等净支。水轴者:谓水傍流出。水索者:谓水上涌出。此二种喻,如其次第,显示喜乐滋润等言。如前解释。无不充满者:当知喻于无间相应。

二解 瑜伽三十三卷十页云:复次于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于诸匆务所行境界,能正远离;于不匆务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静、极寂静转。是故说言寻伺寂静故,内等净故。又彼即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串修习故;超过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是故说言心一趣故。无寻无伺者:一切寻伺、悉皆断故。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定生。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又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麁重、皆远离故;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名有喜乐。依顺次数,此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应知。

三解 法蕴足论五卷十四页云:复有一类、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六卷三页释云:寻伺寂静者:寻及伺如前说。第二静虑、此二寂静,遍寂静,近寂静,空无所有;故名寻伺寂静。内等净者:云何内等净?谓寻伺寂静故;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总名内等净。心一趣性者:云何心一趣性;谓寻伺寂静故;心不散不乱不流,安住一境;故名心一趣性。无寻无伺者:谓第二静虑、寻伺不可得,不现行,非有非等有;故名无寻无伺。定生喜乐者:云何定?谓寻伺寂静者、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总名为定。云何喜?谓寻伺寂静者、心欣、极欣,广说乃至欢喜、欢喜性;总名为喜。云何乐?谓寻伺寂静者、已断身重性、心重性,广说乃至身调柔性、心调柔性;总名为乐。云何定生喜乐?谓前喜乐、因定依定,定所建立。由定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定生喜乐。第二者:谓此静虑、顺次数中,居第二故。复次此于九种次第定中,在第二故,静虑者:谓在此定中、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总此四支、名第二静虑。如有颂言:寻伺俱寂静,如雨息埃尘。内净心一趣,触菩提妙乐。无寻伺、有喜、乐、内净及定,名第二静虑。诸佛所称誉。在此定中、诸心意识、名第二静虑。俱有定心诸思等思、乃至造心意业,名第二静虑俱有意业。诸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名第二静虑俱有胜解。在此定中、若受若想乃至若慧等、名第二静虑俱有诸法。如是诸法、亦得名为第二静虑。此静虑名、所依之义、具足住、皆如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