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首页

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算具足了信愿? 宏海法师答: 信就是你真地相信有净...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资财盈...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

如何断食

断食,就是我们平常一天吃两餐或三餐,你身体经常为了消化饮食输送饮食而忙碌,本来...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

在梦境里判断你修行的功力

又见龙神 , 阿修罗等 , 数如恒沙 , 恭敬合掌 , 自见其身 , 而为说法...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有困难了。末法时代,这个住持...

【佛学漫画】真心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件大事,就是开示众生悟入佛知见。修行人自修...

【佛学漫画】无量寿

说到极乐净土,很多人的理解是非常粗浅的,他们会说:极乐世界跟天堂是一样的。但是...

【佛学漫画】缘起性空·从一支笔说起

缘起性空·从一支笔说起...

不净观是对治淫欲心的方法

纲常名教之防,莫过于礼。男女有别,非礼勿视,便是戒淫。何必设不净等观,作此污秽...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争不较多

有人质疑,念阿弥陀佛名号恐怕会著魔。对于这个问题,宗门教下靠自力修行,著魔的现...

你没有这么一点铁心肠,在这个世间还能出得去吗

铁围山外莲华国,这个莲华国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充满着莲华。他不是三界里面的,是...

比丘闻花香遭呵斥——香欲的过患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著...

临命终的心有三种状态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印光大师先标出整个重点,就是临终一关在我们生命当中是最为重...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

你为什么不敢受戒呢?受戒并不表示成佛。我们可能刚开始做得不够好,但是我们内心当...

不应把生灭流动的心识,当做常一主宰的我

这个无我观蕅益大师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这个观...
更多最新文章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更多佛教经文  注音版经文

佛欢喜日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而这一日,在佛教里却称佛欢喜日。 关于七月十五称作佛欢喜日的由...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四维、上下...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载,悉达多太子发心,以利剑自剃须发...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开始。受持五戒能获大功德,如...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应化道...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学徒掌握佛门礼仪的理论指南,也...

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实大多数人都缺乏正确的上香常识,因此才会被各种商贩钻空子利用。所以一直...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二月十...

各宗要略——净土宗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

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威仪...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感觉很好奇。有人就问我说:师父...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

【惠能】 人名,为禅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时,有异僧到他家中拜访说:夜来生儿,可名惠能!惠能的父亲叩问其义,僧说...

何谓十二因缘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又一个佛门常见的概念,叫做十二...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
更多佛法入门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所以很多公司行号不得不大量裁...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执著这个词,它主要是对于我们业力凡夫而言:对这个世间的一...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分解的过程吗? 大安法师答: 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四大分解...

圣严法师:大人应该怎么帮助小孩

问: 原本我们以为小孩子是天真、无忧无虑的,但其实现在的忧郁症、恐慌症病患年龄正在降低,小孩、青少年也有不少...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在进入中阴境时,...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 答: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此答是依一般常诵本的题名。 第二条、地藏经是何人所开示...

「无念」是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问: 佛是无念,此无念是完全没有念头?还是还有善念? 净界法师答: 完全没有念头...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他背业障? 容通法师答: 这...

学净土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问: 学习念佛法门,应以哪些经论著作为主? 大安法师答: 学净土法门的经论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先读净土五...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的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弟子却对此非常厌恶,所以经常吵架。弟子的瞋恨心这样重,会火烧功德林...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问: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冤亲债主怎么来的,你还需要问吗?你今生欠了人家的债不还。...

三十六万亿同号阿弥陀佛,这样念佛是否功德大

问: 我在龙舒增广净土文看到可以这样念佛功德大: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昌臻法师《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一、问:我们怕冤亲债主鬼怪妨碍我们念佛,障碍临终正念,因此到修地藏法门的僧人那里,请他找冤亲债主,替我们超度...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往生净土发愿往生,临终的时候是等地藏王菩萨出现才跟着走,还...
更多佛学问答

【佛教词典】业成

(术语)业事成办之略。真宗之用语,平生业成。...

【佛教词典】行阴

(术语)新译曰行蕴。旧译曰行阴。...

【佛教词典】极爱一子地

略称一子地。即菩萨证化他之果、极怜愍众生之阶位。菩萨住此地,视众生如同一子,若见彼等修善、安稳则生大欢喜,若...

【佛教词典】吉山明兆

(1352~1431)日本临济宗佛画师。淡路(兵库县)人。号破草鞋、赤脚子。师事东福寺之大道,后任东福寺殿司...

【佛教词典】金光明经

(经名)有三译,一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曰金光明经。一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曰合部金光明经。...

【佛教词典】安居命梵二难出界法

亦名:命梵二难出界法 子题:移夏不破安居 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命梵二难出界法。律中若安居中,本二、大童女...

【佛教词典】阿育王

aiyuwang   佛教护法名王。亦译阿输迦。意译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生卒年月不详。在位年代约...

【佛教词典】引业

【引业】 p0376 显扬一卷十九页云:复有引业。谓作及增长、能引种种有情世间及器世间果及异熟。...

【佛教词典】断伏

(术语)灭烦恼之种子,谓之断。制烦恼之现行,谓之伏。初伏之,后断之也。...

【佛教词典】三佛子

(名数)一切众生,皆为佛子,凡夫为外子。二乘为庶子。菩萨为真子。贬二乘而褒大乘家之名也。见华严疏。...

【佛教词典】一切智无所畏

梵语 sarva-dharmābhisajbodhivai?āradya。系佛所具备四种无畏之一。又作诸法现...

【佛教词典】帛尸梨蜜多罗

(人名)Srimitra,又作帛尸黎蜜多罗,西域三藏名,译曰吉友。梁高僧传一曰:帛尸黎蜜多罗,此云吉友。帛者...
更多佛教词典

好好地念佛,世间的福报也在里面

问: 弟子一心想念佛求生净土,但世间缘分未尽,且为人父母。可否效法《了凡四训》,年轻的时候求人天福报,年老的...

人埋葬后魂神是否还在坟墓中呢

摘自《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阿难又问佛言。若人命终送着山野造立坟塔。是人精魂在中与不? 佛言阿难是人精魂亦在...

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我不敢再评议了。然而我也曾听...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禅观与净土,它的重点就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做一个结合。为什么念佛的人要把禅...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看来你还是有怀疑啊!《观经》里...

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问: 如果念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净界法师答: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可以以各种身相出现,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会到来

净土宗的祖师彻悟祖师,也叫梦中禅师,在前半生之中示现是一位参禅的禅师,而到后期专...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

信愿与持名之间的关系

这个信、愿、持名是本经的修学纲要,一个人能够往生净土,其实是有三种资粮:第一个是...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寿昌云。念佛心即是佛。盖现...

念佛的心态与音声

音声乃心性的外显,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为妙音,从实相中流现。念佛法门以音声作佛事,透过佛号音声开启佛性,诚...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到清...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乃见于身后。不知者,止以为身后...

「往生」与「枉死」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净快乐的佛世界 我们常常说要往生极乐,但是很多人都...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法能显义,则法法自...
更多净土文章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否是一体的两面呢? 大安法师答: 二力就是谈自力和佛力,称...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今晨安详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法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

正月初九斋天的意义

一、斋天名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正月初九寺院为众生祈福而施设的法事活动。 斋者,...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变

这个世界太没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业老板。企业经营茶叶生意,包括生产加工和自营连锁。...

与子女因缘总不出此四种

接汝与明道师函,知第三子年已二十,忽尔夭逝,不胜慨叹。况汝教养多年,费若干精神钱...

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坏有关系吗

问: 请问法师,临终往生与佛法学得好与坏有关系吗?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比较概念上的问题。那佛法学得好与坏...

轮回就是这样来的

作为一个净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个清洁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观想: 色毕竟空...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就是四念处,(四念处之一)就是...

倓虚大师开示随息念佛法

还有一种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调顺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粗...

怎样保护学佛人的信心

佛教讲信解行证,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全部谈不上,解行都是谈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们今天的时代,学佛人的信心很...

【推荐】念念不忘往生西方的大事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们很幸运得到人身,生在中国,听...

圣严法师《忏悔的意义与功能》

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忏悔」一词,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文并没有「忏悔...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他老人家九十五岁往生前两天所拍的照片,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在...

宣化上人:今生富贵是何因

修地藏法门,第二十四种利益是:宿福受生。你前生有善根,有福报,今生是乘着福报来的,乘福受生;宿福受生就是前生...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化生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以欢喜...

时刻戒慎虔诚,造福人间

时间分秒流逝,人生每一天,都是唯一的一天;每一秒钟,也都是唯一的一秒钟;每一秒钟的过程中,都有一大事因缘。因...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房...

念佛能消业障,为什么还会遇到障缘

问: 师父,刚才说到念佛消除业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号,但是仍然会有生病、烦恼,或遇到种种障缘,这是因为他没有...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 这个地方是...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个真诚善良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

【推荐】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带来好处

素食并不必然成为健康饮食。吃素同样有营养平衡问题,如果搭配不当,不仅不能得到足够...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

佛珠的含义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 今天,很多喜欢时...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是讲到一个屠户要杀一头牛,这头...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为什么会缘起?为什么是性空?...

被现代人「整惨了」的和尚

赤裸裸的戏谑 用什么方法整的?答:文艺作品。 大家看看,最近这些年来的文艺作品,...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

宣化上人:修行三秘诀--真、诚、恒

修行不可各处卖修行,卖广告;一卖修行,就会着魔。有些修行人是诸佛来护持,有的是菩萨来护持,有的是阿罗汉来护持...

本焕老和尚:要成佛就要结众生缘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大家今天辛苦了!过去人讲:念佛就成佛!你们将来都要成佛的。...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大师立传,被大师狠狠批...

养生贵在七个按时

1、按时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觉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因为...

普贤菩萨有什么样的功德妙用呢

我们先解释普跟贤这两个字。因为名以召德,一个菩萨的名号往往是诠释他的功德。这个菩...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见,作是思惟:我所住天宫恒常不...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时常行脚游化于各村落。有一...

星云大师《丛林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 过去中国大陆的佛教寺院,像现在的大学一样,有着教育的功能,当时称为丛林。...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下一个豕,是小猪。你不觉悟的话...

邪念一动,就是罪业

对于邪淫的意乐(意乐,包含想、动机和烦恼三方面意思编者),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际上邪念一动,就...

学菩萨精神,走菩萨路

既然要学菩萨精神,走菩萨的道路,就必须时时立下善的心愿。若有人问我:师父,新年您发什么愿?我还是和往年一样:...

如何降伏意念的邪淫

淫欲是三界六道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无始劫以来的病根,粗的邪淫不做,有道德的约束,...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

别把自己筐住

财是第一大筐。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财的地位越来越高,多少人为了金钱甘愿受尽痛苦和屈辱...
更多推荐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