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首页

浴佛的意义与功德

一、浴佛的意义 净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内心应当诚...

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念佛怎么办

按:印祖在《文钞》里讲信愿行中的持名正行,主要是从两方面介绍的:一般情况下,我...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讲的,重点是为什么嚼得菜根香...

如何分辨虚妄与真实

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凡是会...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 第二段他又说...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我们看《唯识学》是怎么去解释十二因缘? 第一个无明,跟前面的无明是一样的,就是...

内心有正念跟妄念二个念头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们内心是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内...

从顽劣凡夫骤然摇身成为一代高僧的澍葊法师

澍葊法师在清朝道光(公元18211850年)和咸丰(公元18511861年 )...

蕅益大师的心路历程

蕅益大师是一个发了大菩提心的人,出家之后径山参禅就开悟,以后他给自己写的自传就...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

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

供养地藏菩萨,所住的地方就能得这十种利益

这些未来和现在众生在他所住的地方,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是指光明的地方。地藏菩萨常...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在这个分段生死的过程当中,往...

用意识心想出来的,这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以说到禅这个问题,有些人来禅堂里,叫我们道念...

八十八佛的忏悔意义与方法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行当中,除了我们念佛以外,为...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坛经》说,有一个法达法师,他去参访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着地。六祖...

安住一念心性会让念佛的档次提高吗

问: 师父慈悲,关于这个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结合到念佛的话是不是会让我们...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不加以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
更多最新文章

地藏菩萨本愿经

赞 稽首本然清净地 无尽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涌香云 香雨花云及花雨 宝雨宝云无数种 为祥为瑞遍庄严 天人问佛...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

大悲咒注音版

大悲咒注音文字版...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

金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自序品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尔...

佛说无量寿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

佛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

心经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
更多佛教经文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感觉很好奇。有人就问我说:师父...

佛学常见辞汇(十二画)

【惠能】 人名,为禅宗第六祖。六祖降生时,有异僧到他家中拜访说:夜来生儿,可名惠能!惠能的父亲叩问其义,僧说...

何谓十二因缘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又一个佛门常见的概念,叫做十二...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若不受三皈依,虽然研究佛教的典...

在寺院吃饭为何不能讲话

当你第一次在寺院随出家人吃斋饭时,定感到新鲜:出家人吃饭,坐不窥堂,端身无语,举...

印度佛学略史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之遗教,由诸圣弟子所闻持结集...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闭门研读《法华玄义释签》,曾...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

佛学常见辞汇(一画)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块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众生的善根功德增长壮大。 ...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已经讲过了,听过的人,会听得耳朵都涂油了,就是听得多了。那...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入五金行工...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

略说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
更多佛法入门

家中佛堂的佛像应如何摆放

问: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萨圣像比较多。有东林寺请来的阿弥陀佛像、一大一小两张西方圣众来迎图、西方极乐世界依正...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住力量跟福报有没有关系? 净界法师答: 欸,不是。该工作还...

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问: 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大安法师答: 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

这样的念佛方法正确吗

问: 在念佛的时候一直用法师所教授的方法,创造念佛的音声再听回去,但是我每一句佛号都必须要观想阿弥陀佛的容貌...

传喜法师:如何恢复精进的心

问: 我家里有一个亲戚以前学佛非常精进,可是他现在也不吃素了,也不念经了,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让他恢复...

慧律法师《猫咬死老鼠与人打死老鼠有何不同》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 这个问题该如何...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大安...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真正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从...

在凡夫层面上,有病还是要到医院看

问: 有重病不吃药,不看医生,仅专注在阿弥陀佛佛号就能治病,是不是很神奇?那各个...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有一些烦恼,总是想不开? 宽见法师答: 为什么总是有病,总...

大安法师:往生唯靠弥陀,而密宗要视师如佛,如何看待

问: 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末学是修学密宗的,有几个问题想提请法师解惑。昨日听法师说...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自己动手更省事时,在这种情况下,法师会自己动手吗?领导者追...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上士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之园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慈氏菩萨、软首菩萨、除恶菩萨...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进步,有时还觉得想退心。怎...

耳边经常有念佛声,是不是魔障

问: 我学佛有十年了,近来一年经常耳中有念佛声,有时家中也有念佛声,请问法师这个现象是不是魔障?我有些疑惑,...
更多佛学问答

【佛教词典】优婆夷

(术语)Up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邬婆斯迦,邬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

【佛教词典】五轮际

指五轮中位置最下之虚空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二四·一○一一上):“如是诸天皆有大池水,莲华中生,故名水天...

【佛教词典】阿罗梨

(杂名)屣之饰。四分律开宗记八本曰:阿罗梨,以鸟毛安华屣边也。梵Ararī。...

【佛教词典】鸟迹

又作鸟迹。指空中之鸟迹。即以空中飞鸟,不见踪迹,比喻诸法之有名而无实体。北本涅槃经卷二(大一二·三七七中):...

【佛教词典】有期愿及无期愿

【有期愿及无期愿】 p0555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若所犯罪,权持当悔,名有期愿。与此相违,名无期愿。...

【佛教词典】烦恼相

【烦恼相】 p1189 集论四卷九页云:何等相故?谓若法生时,相不寂静。由此生故,身心相续,不寂静转。是烦恼...

【佛教词典】天台四相承

(术语)谓圆顿戒相承,止观业相承,遮那业相承。达磨相承也。...

【佛教词典】吒

悉昙字 (ta)。又作咤、哳、绔、侘。悉昙体文五类声舌声之第一,四十二字门之一,五十字门之一。吒字就字相而言...

【佛教词典】四法界观

(术语)观见四种之法界也。此中事法界之一,虽不单独以之为观法,而其他三观则不离事法界,故相续而谓之四法界观。...

【佛教词典】佛立三昧

又名般舟三昧,因此三昧于成就时可以见到十方诸佛立于其前,故名。...

【佛教词典】假色

(术语)无表色之异名。色法之中有无表色,由受戒所生。旧译为无作色或无教色。是虽属于色法,然如香味而无形质,故...

【佛教词典】于二生处结生相续增广

【于二生处结生相续增广】 p0753   瑜伽八十七卷十三页云:又卽彼识、如是转时,于二生处、当知结生相续增...
更多佛教词典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人,这个特别的群体,周围的朋友...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

怀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太慈悲,太有威神力了。从这里我们也感觉到修...

国土有哪三种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现! 我...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我们这边来。那么所有的感应景象...

如何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问: 请问法师,怎么样能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 过世亲友是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真能够念到一心不乱,这个人到...

持名念佛一法,事则至简至易,理则至深至妙

释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诸法,皆为彻底解除吾人生死大患,亲证如来本地风光。法门计有...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正...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既然来学佛法,入哪...

大安法师:助念与往生的关系

问: 有的助念团说助念也有师承的,通过一些其他一些方式如运掌,可以使亡者轻易往生,而且很有瑞相,请慈悲开示,...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个是天台的禅师,他开悟以后,...

【推荐】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如果没有做到准备,如何谈往生...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兼...

去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
更多净土文章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你...

李炳南居士: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吗

问: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吗? 答:有鹦鹉往生之例,因为它们能作人言,性情灵敏,教以念佛,朝夕不变。说到底它们能够...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方便,世间人将时间分为秒、分、时、日、月、年,凡夫因此计较...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有时候我们都对它无可奈何,它非...

印顺大和尚:师父圆寂日正是12年前带我出家时

师父,我来了昨日21时,印顺来到弘法寺后山本焕长老化身窑前,拈香,祭拜。昨夜,是印顺连续第四晚来为本焕守灵。...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间堕地狱中。 突吉罗的小罪,尚...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当的行为才会造成坏的结果,因此会有人说:我不做什么,想一想...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布施。比如从事慈善...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规律,当我们再度面对紧张的工作...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统计了他们的蔬果摄取量。13年之后,研究人员依照摄...

神奇的诵经声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 从日出...

从愚痴造业到持戒念佛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接引会不会是魔所现的

请看下面。第三个疑问:宁保非魔疑。就是有人问,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现在面前,会不会是...

真正的主人翁被遗忘了

形,就是我们的业报的身体。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身体为真实的,那么这个形体就成了众罪的...

末法时期还能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那我们该发什么样的愿? 有人学佛后发愿:我要生...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是没有组织力、没有计划,说得好听叫做随缘,说得不好听就是没...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不灵验呢? 世间贫穷的原因 《解深密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一生劳碌,希望买得一间房子安住...

诵《金刚经》十万遍往生净土

明浚。俗姓孙,齐人(今山东一带)。平日以诵《金刚经》为功课。唐高宗永徽元年(65...

就这个回向心,这功德就大了

我们要想求福德的话我们多分是求解脱的,但是我们也求福德,在你回向的时候,你要特别...

把苦逆作为往生净土的垫脚石

命运多舛的念佛人,更要在念佛上多下些功夫。我们的拂逆比起其他人可能会多一些,但是...

宣化上人:人生的百苦交煎

释迦牟尼佛修道时,父系亲属有三人跟着他出家,母系亲属也有二人随佛修道,这几个人最后却离开佛了。什么原因呢?有...

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

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我在临床中发现,很多...

发菩提心

我们常常讲一个公案,说有师徒俩,师父是证到了罗汉果位的,这个沙弥才刚刚出家不久。有一天这师徒俩出外去行脚,沙...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纲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有这些业力,就会有这些能量,又...

老病死苦常随逐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作如是思惟:世间上有三种法,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

副经中的正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到净土的部类门。此前讲过,经中之经,就是正经中的正经;...

省庵大师涅槃会发愿文

仰白十方三宝、释迦本师、弥陀慈父、观音、势至、涅槃会上一切圣贤,唯愿慈悲,证明发愿。比丘某与现前大众,建立此...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鸾大师就有这个觉悟,昙鸾大师...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时能减少障碍。你...

凡是你排斥的,就是你所要学习的

法则一: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自己。 我们对...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一根的粘牙糖,我们吃的幸福感满...

各宗要略——禅宗

源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

太平间是我们最好的大学

问: 弟子经常要路过太平间,就感觉害怕,请法师开示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太平间,路过太平间是好事啊,你天天...

如何消掉业障

消业障在佛法当中也算一个重要的科目,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基本认知:就是无量劫以来我们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如果这个...

仗佛慈力,于此了生死大事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

木师与画师

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貌端正、衣饰逼真的女子。木女能够来回走动,还可以斟酒敬客,...

奶奶虔诚祈求观音菩萨找回被拐孙子

《观音菩萨普门品》大家都看过了,普门品里称观音菩萨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不...

一碗清汤素面

题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这一天,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这一夜,...

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顿渐互相为用,先修数息,再参话头及放下。参话头也是一种方便...

佛说生病十因缘

《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

做国学老师,算不算学习外道经典呢

问: 末学是受过五戒的佛弟子,想去学习国学,做个国学老师,这样做算不算学习外道经典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没...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
更多推荐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