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净界法师文章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
问: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继续地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叫莲华色比丘尼,这个比丘尼是在整个尼僧团当中,是第...
阿罗汉修无常观,他得到的智慧,古德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空法有!阿罗汉没有本事把外...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说:世间学问,义理浅,...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个是天台的禅师,他开悟以后...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而妄念是黑暗,光明能...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
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可以说是从空出假。所...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听音声,听梵呗,听佛说法,乃...
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后,你不是就放着不管,要经常...
我们的五根、六尘种种的色法,其实是一念的心所相续变现、相续转生的,不是离心别有...
净土宗初学者,你如果能够拜佛是最好,我觉得拜佛对初学者比念佛好,因为你有身业的...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一个,由邪师恶友的误导而退...
临命终的人往生,他必须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这个很重要!诸位你们知道镜子的特点是...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
先把心从外在的六尘带回来!因为我们的心,虽然五阴都是一种执取,但是要从外面先破...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是属于意,这个意就是第七意识...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名言跟业力的熏习,有共相、...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又要抓着外在的,今生又要活得...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
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
藏教的思想认为,现象界的这些差别主要是业力。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个业有两...
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法师答: 其实这个不是一个...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小心受了伤,这是否只是不小心,跟因...
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它是当时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百...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年、后年一千声,这是不吉祥啊...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说。我们内心依止不同...
当你的心调整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谈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以,佛力跟心力,...
我师兄弟,他问海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他说:反闻闻自性,我们这一念心听到声音,你...
我们先解释普跟贤这两个字。因为名以召德,一个菩萨的名号往往是诠释他的功德。这个...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住下来,不走了,就做善知识的...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着走着,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
森林当中有一只狮子,野兽之王嘛;它去吃了一只鹿、饱了一顿餐以后,它这个鹿的骨头...
第三个是畜生的苦。系缚打杀,互相吞噉之苦。畜生有两种,一种是被我们人类所畜养的...
看第二个。饿鬼的苦,我们看这个饥渴寒热,刀杖驱逼之苦。饿鬼道的苦,主要是饮食跟...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业障,因为这...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接的关系,你心中没有信愿,没...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学佛不是很深入,可...
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而《法华经》不...
智者大师云 【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不善,...
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弃了王位,就做一个出家的沙门...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有增劫、减劫,佛陀不在增劫出...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烦恼是依止想而生起的。看经文...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想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回光返照...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个都放不过你的,腊...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了三年,准备要结婚的时候呢,...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处 狂聋心乱 永不闻法...
当我们以空观观照一念心性的本体的时候,是离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虚...
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人在颠倒当中往生的,不可能!因为阿弥陀佛没办法救你。所以净...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们身体的内相。就是把这个皮...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持戒的金刚种子,不会因为造了罪业而破坏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为什么会有望夫石这类「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无想相众生

为什么会有「神鬼精灵」这类众生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有修行跟没修行的人,差别在哪里呢

最严重的颠倒就是「常见」

净土初学者能够拜佛是最好的

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两种过失

把心调整像镜子一样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偏激式的修行没办法持久

信解和胜解的区别,怎样对佛号产生胜解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小乘跟大乘空义的差别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阿赖耶识是如何变现出果报的

三种情形来判定业的轻重

凡夫与圣人的判定标准在哪里呢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人起颠倒的时候,福报也救不了你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个生命醒过来

【推荐】念佛越念越没滋味,那就糟糕了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心力不可思议,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议

反闻闻自性与反闻闻妄想

普贤菩萨有什么样的功德妙用呢

原来一切都在

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平安就是轮回对你最大的赏赐

畜生道之苦

饿鬼道之苦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心态如果不归零,那根本没办法修行

一个人的成败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临终面临死亡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为什么你发了菩提心会退转呢

对现在的三宝很失望,保证你来生会更失望

为何会有「鱼鸟龟蛇」这类卵生众生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造善业时要培养坚定的信仰跟愿力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不是妄想的对手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弥陀的光明

永不见佛,永不闻法,这是最可怕的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