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佛教知识文章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是俗谛,非空非有为第一义谛...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并且法相名词多以万计,更不...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寺院的师父吃饭,又叫斋僧。...
第七条、不坐卧高广大床。 关于律中的床这样东西,中国人可能还不大明白,床在我们...
1.晨钟偈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2...
蒙山,在四川省雅州府名山县。这座山的前面,有一个最高的山峰,叫上清峰,产生甘露...
礼拜《梁皇宝忏》是佛门中修忏悔的主要法门之一,流传千载,经久不衰,感应无数。起...
饿鬼又称焰口、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 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
业果 业力万殊,招感果报亦各别。此果报不外有漏果和无漏果二种。有漏果是有漏业因...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法华经...
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正邪之别,皆以法印印定其说...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云时分、大时、长时,此大时不...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间,大家往往都不敢...
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其持用的姿势可概括为:对口引磬,...
沩仰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唐代沩山灵祐禅师(771-853)和仰山慧寂禅...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皆应于前数日置办鲜果、供...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一...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以供奉饮食超度水陆一切亡灵而...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开始。受持五戒能获大功德,...
菩萨行位,就因果合说,总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佛果。若开十住...
顿、渐、不定三种教法,是智者大师根据众生根机而提出的三大概念,秘密教则是统含三...
渐教,是通过有次第有阶位的方式,根据众生的根机,按其所求所需而设立的一种方法。...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别、圆是化法四教,指的是从...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个天台宗,最为核心,最为深奥...
别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对象是三界外的钝根菩萨。因此也可以说,别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时中方等与般若二时中所宣说的因缘即空、无生四...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简称...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他不仅代表了天台宗的判教思想...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萨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
传流 从第一次结集,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
注:本文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在安居之始,得举行一定的法会仪式,...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切如来秘密之教。大日如来所...
俱舍宗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纭。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
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苦以逼...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悟法界真理,于其自心证得而...
学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相状。 佛灭后九百年顷,弥...
结集三藏 佛应世时,亲闻佛说,佛示寂后,依佛遗教。佛之遗教,由诸圣弟子所闻持结...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原文 尔时世尊复告勇猛甚深比丘言:如来所现三十二相金色之身...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皆可称宗。宗有教派、有创...
源流 佛教分显密和教宗之别。宗指禅学,禅宗是以心传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
农历七月廿一日,为普庵祖师圣诞。他曾发菩萨大愿,凡有安神、请佛、安宅、外出等等...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院内部行政机构分工明确。以禅...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一定会觉得那些飞檐翘角的汉传...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以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弟...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始者云门文偃禅师(864-9...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
华严三圣 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意为...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奉请十方诸佛菩萨临斋,然后...
龙华三会愿相逢 究竟真实的佛法,是唯亲证的诸佛乃能知之,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
佛教中有一位母亲神,造像、画作中的她身体丰腴,面容圆润,怀抱小儿作哺乳状,是公...
前往寺院参加法会时,你看到的法师身着祖衣,威仪具足,令人一见便生虔敬之心。但许...
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 一、自他回向 把自己的功德...
课诵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仪式,即指定时诵经、持咒、礼佛、梵呗歌赞等法事。由...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岳慧思承此一心三观,并依《...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出「生饭」,施与大鹏金翅鸟、...

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灭的法,均由众缘造作而有生、有灭,故名有为。真...

何谓「四重二谛」

五位百法——心法的种类功能与意义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受持八关斋戒,卧具和饮食应注意哪些

佛教常用赞偈

蒙山施食仪白话解释

《梁皇宝忏》十卷都说了些什么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业感缘起——业果

何谓「一实相印」

何谓「三法印」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图】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禅宗五家七宗——沩仰宗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盂兰盆供仪轨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人天行果——五戒

菩萨行果——菩萨行位

天台八教丨不定、秘密教

天台八教丨渐教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八教丨圆教

天台八教丨别教

天台八教丨通教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明旸法师:禅宗史话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各宗要略——律宗

寺院安居自恣仪轨

「阿罗汉」的三层含义

各宗要略——真言宗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实宗

略说四谛--苦集灭道

略说三十七道品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各宗要略——华严宗

各宗要略——唯识宗

印度佛学略史

各宗要略——净土宗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各宗要略——三论宗

各宗要略——禅宗

普庵祖师与普庵咒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参加龙华三会的三种资格

「鬼子母」的由来

从僧衣看佛教三千威仪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朝暮课诵的意义

各宗要略:天台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