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如瑞法师文章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些、多学一些。随后又调皮地说...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最为开心的时候,但我听说有几位女士却高兴不起来,她们不敢让家人...
今天我们学习《净行品》偈颂的第一〇七愿: 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
有位喜欢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说:以前喜欢古玩,碰到看好的,能力允许就得想办法买回...
有一对亲兄弟从小关系很好,各自成家后也经常往来,但近来却因为父母去世留下的财产...
无常吞噬着岁月,太习惯于拥有,就会忽视无常的存在。正如一位大善知识所言:今后我...
有位居士见到我抱怨说: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呀! 我讲了一段虚云老和尚的开示来...
我年青的时候接触过一些老和尚,一说到修行他们常常会流泪,感慨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着:自...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为寺内的住...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说文解字》中有讲:秋,禾谷孰也。在此,孰通于熟。所...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讲的是,...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不和自己沟通,还是自身存在问...
为了纪念本师的诞生,在四月初八这一天,佛教寺院会举行隆重的浴佛法会,供奉太子佛...
常常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应该想一想是否是我的想法不...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
弘一律师他老人家在晚年曾经讲过一篇《改过实验谈》,提到改过十事。其中第三事是宽...
云何作愿 世亲菩萨在《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往生论)中讲:若善男子善女人,...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
检验出离心 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而不听闻修习佛法、精进断恶...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发起菩提心呢?...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合花开,白天虽然也能闻到花香...
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意即:著衣遮...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送给大...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想想因果不虚的,如果一件一件去承受,那是多么恐怖的...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平气和成大器。 有年轻人来访...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学佛的教法,就是要把自己培养...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可以的。 当我们了解到佛法以...
我们出家人要做得像出家人,一切时心要在道上,要防心离过,所以金山活佛说,修行就...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
昨天有位同学对我诉苦说,在做事当中很烦恼,想出去一段时间。我对她说:你为什么会...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布在一切众生身上,这样出家无家才能以大家为家,以众生的心...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我们同情一个人,就能让他一下...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恭敬中求的,如果我们见到佛像...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第五首偈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把世间人所迷了的、颠倒了的事给颠倒过来。本来我们这个心从本体...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像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
《杂宝藏经》里有一个故事,在久远世以前,古印度波罗奈国有一个长者家的孩子,名叫...
我们大家都熟悉奔贡甲的修行,他是强盗出身,但他醒悟过来之后便出家修行。他的实际...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同学也好,我觉的培养慈悲、谦...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
大磬一响,苦空无常,思惟人生,积极向上。 大家来参加念佛,通过一点一点学习《观...
一声大磬响,妄想顿时亡,思惟真心与妄想,又是怎么样。 昨天上课我们了解了,《观...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根据《阿弥陀经》里面所说...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我:我每天忙着修行,国内国...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和我们一墙之隔,却不知道推...
我给大家讲个真人真事吧!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名为《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大...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身行,作也与未作。在《四分比...
《智论》里面说,一种可能,或可蚂蚁在自己的前面成佛。你现在不要看它是地上爬的蚂...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来上课学习,或者到念佛堂去念...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时候乞到了,有时候甚至没有。...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总说,后面的六种是别说。在论...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生,如果是五个人,这五个人可...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思无越行...
壹: 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有了这样的语言,...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从临时住处出来,欲乘电梯下楼,长长的楼道里...
有些人问: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实际念佛也离不开次第,只是在行门用功的时候,...
我们现在念佛,从哪儿开始念?一定要从当下的这一念心开始。只是口念心不念,喊破喉...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他认识的一个人,给他讲了这...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34岁只身返回五台山建...

知行合一最实际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福报不是靠争抢,而是由辛苦培植而来

思惟世无常,珍惜好时光

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

人生短暂须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径

怎样面对生病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

谦下低头智内蕴,我慢高山人不敬

锡杖功用与功德

尊重对方,检讨自己

灌浴如来净自心

要平息愤怒,必须舍去对他人的怀恨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圣贤处事,惟宽惟厚

净土三资粮之如何发愿

三界之苦,轮回过患,应生出离之心

怎样检验出离心及出离三界火宅

怎样发菩提心呢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饮食为止饥渴,莫贪图美味佳肴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过去造了很多恶业,怎样消除这些恐惧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找到业障的根,才能够真正忏悔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会修行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修

珍惜这一生,让善根在这里增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我们为什么会有忧愁恐惧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少许奉养父母就能得到大福报

对治自己的缺点毛病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想让佛菩萨加持,自己也要积极努力

转凡成圣并不遥远,只在一念之间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结了善缘,才能得蒙救度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让阿弥陀佛住到心里来

笨有笨的办法,就这样去坚持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