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印光大师文章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敬信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无...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笃...
【原文】 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久久或致误事。冯梦华厚德君...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以生正信。 你最好对这个亡...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
【原文】 人苦日在烦恼中,尚不知是烦恼;若知是烦恼,则烦恼便消灭矣。(心本是佛...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
德山棒,临济喝,开创了禅宗宗师的棒喝教学法。临济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祖师,他早年...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则尚难化及妻...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印祖有一笔名常惭,一生自称常惭愧僧。 常思己过,对不起自己叫惭,对不起别人叫愧...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
【原文】: 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尽弃,...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在一个月黑之夜,出门捉蛐蛐,...
在家闲居,当以净土法门,为双亲认真讲说,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则功德大矣。 虽读大...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居,决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
【原文】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用外道炼丹运气等工夫,则成...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
印光大师对叶福备居士说:你父亲既然已经同意你出家,你就应当至诚恳切,一心念佛,...
原文: 来书发明普敬僧尼,此理此事,实为至当。然教儿辈,又须反复为论。若止一往...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曰锭光。次名光远。次名龙音...
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相见以来,忽然已经有六年了。不但岁月更替,就是朝代也出现了...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讳圣量,字印光...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
【原文】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虽具佛心理体,其起心...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净土一法,则绝无希望矣...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念佛,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外...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否则必致受病。当静心净念...
【女人但当笃修净业,专持佛号。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自然现生亲证念佛三昧,临...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于陕西省郃阳县(今合阳县...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
原文: 闻有贵恙,想日见痊愈矣。世间不明理之人,一有病,不是怨天尤人,便是求神...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而芸芸众生,迷真逐...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佛时,...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道。若与彼盲无目者辨别黑白,...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不过以夜静心净,最易见效...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大师立传,被大师狠狠...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小益耳...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今天呢,...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种话,皆是阻人吃素,劝人吃...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
( 第一讲) 好,各位有缘,南无阿弥陀佛。 断疑生信,印祖的开示讲给大家听。 ...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经生死,进少退多。以道不胜...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
印祖当年还请许止净居士,专门编了一本《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很厚的一本,大家...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他就得...

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持,随人身分。若身无有暇,则...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印光大师讲《金刚经》感应故事

劝持《阿弥陀经》

贤愚寿夭,富贵贫贱,皆可自作主宰

字体潦草易误事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应劝彼念佛求生西方

印光大师的棒喝教学

欲利人,先须克己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净土法门

略释天台六即义

净界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抱着惭愧二字,可作入圣阶梯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

随心造业,随心转业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虽读大乘经典,仍以念佛为正行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及普门的含义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什么样的人不能皈依佛门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真能这样做,决定可生西方极乐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净土经论撷要

境遇不好,应当退一步来想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火里莲花,女中丈夫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

【推荐】印光大师对老年人的劝诫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强势不要争锋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断疑生信—印祖讲故事

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虔念观音圣号,化除刀兵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