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印光大师文章(第6页)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艳女来奔、妖姬献媚,君...

睡时念佛修行要诀

睡时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洁之处,心中...

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期我阅读了印光大师的一些资料...

印光大师初出家的风波

印光法师来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满三个月,大哥就找来,一顿训斥,要求他先回家辞别母亲,才能考虑出家。走到半路,大...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

【推荐】印光大师讲故事

你在没有办法中,还有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可以依靠,有什么好怕的? 炮火连天,兵...

念佛如何对治妄想

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如屋中虚空,纵极好的眼,也看...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

世人若遇灾殃,应作偿债想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

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想自杀的烦恼可治也。 人生世...

世间赏罚与因果报应之不同

原文: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世间王法之赏罚同论,则似有...

居士在家闭关精进佛七简说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 超凡入圣, 当竭力供养, 至诚顶礼。何可止一香炉, 而灯烛...

【推荐】《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而有人却偏偏喜欢去做,以身殉...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

【推荐】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观来书,词义均好,无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诗...

朝灵岩,思法语,沐祖恩

已是第二次来灵岩山寺,对这里的一切还记忆犹新。上次来时是春日,此刻已是暮秋,花...

印光大师谈往生极乐的条件

1、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0)已经离开我们七十...

印光大师谈素食的推广

推广素食的方法 素食的好处诸多,学佛之人理应善巧方便令家人也获得利益,印光大师...

儿童德育启蒙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

印光大师谈《心经》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此语,极确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说一切利,衰,毁,...

真实办道方能获得法益

往昔古人参访善知识,动辄需跋山涉水数月,艰辛之至。而今交通发达,修行人参访丛林...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尽,后人逐汇其嘉言,以使万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编...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则彼等后来或有怨言。然虽云无怨言,一旦情爱稍歇,则离婚别...

印光大师的早晚课

原文 礼忏无定规,但致志诚恳切即已。卧室供佛,除贫无余屋则可。若有余屋,断不可...

印光大师对祭祖焚烧纸钱的开示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

念佛之功德殊胜

《印光法师文钞》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有起色。凡临终人,神识昏乱...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念佛...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 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俗姓...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

如何为儿孙谋划久远的福利

人未有不为自身及与子孙谋者,而谋之之道,固宜参详。若为众为公,则其福泽绵长。为...

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为什么讲四种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种念佛,唯持名最契机。...

以肉来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可谓不遵父吃肉之命为不孝乎?设汝父一旦发狂...

印光大师开示持戒与念佛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 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宜於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

印光大师开示纵欲的危害

复孙艺民居士书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不为详示利害,以致由手淫与...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的解读

临终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况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

积阴德以转天心

原文: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恶者,则亦有转祸为福,转福...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家对头所现之影。以...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之士,反致多病多恼。岂非定业...

怕鬼及有怨业病该怎么办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中则焰口,大则水陆,同是一...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

印光大师对苏州佛教的贡献及影响

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弱冠出家,礼...

印光大师开示养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的办法并不是像世人尤其现代人...

印光大师教「摄耳谛听」念佛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念佛,日久而修得定,即便在世...

不要购买有佛像标签的香烛

卖香这件事,最容易培福,也最容易造罪业。制造粗劣、不洁净的香,装璜标新立异,把...

劝念观音菩萨圣号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

印光大师嘉言录--标应读典籍

●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忠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

印光大师嘉言录--论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无常 ●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

印光大师嘉言录--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

印光大师嘉言录--赞净土超胜

●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

印光大师对一位囚犯的开示

原文: 接手书,知发勇猛心,不胜欣慰。但只以终身吃素,一心念佛,为惟一无二,决...

虚云老和尚回忆印光大师

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饮水思源,追念师父。在佛法的道理上,师...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病好的几则故事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 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

如何为亡人称名回向

早晚功课,为亡人称名回向。森则按照普通丛林功课,每朔望早课完,礼祖时,将礼毕,...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所谓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顺利的环境。逆境,可以是大自然的莫测风云,也可以是...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未成佛前, 皆...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叹弘扬不遗余力,不仅将此章与...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若断而未尽,...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普陀山,会晤印光大师,自称前...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人活在世间...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者。亦未有欲短折疾病,后嗣灭绝,家道倾颓,凶神莅止者。此...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 世间最...

虚云老和尚的净土思想

虚云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禅宗泰斗、佛教领袖。当年出家之后,几乎与家...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32),一位是...

念佛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至诚念佛,自然消除罪业,增长...

印光大师论药师法门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复天渊悬殊...

印光大师的健康饮食建议

1、提倡吃面食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

印光大师家教观之浅探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生...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倘不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人非坎...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之法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欲事一...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师答: 印光大师是近代中兴净土宗的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晚...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气所致...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的回信,实则是对我们末世所有...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都可念。行时声默随意。卧时宜心中默念,不宜出声。坐时切不...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对命运的认识方法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他有一个四料简,讲的是命和心的关联。 第一...

印光大师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这样说如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是法师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法...

慈心不杀,当吃长素

慈心不杀 夫人物虽异,佛性原同。彼以恶业沦于异类,我以善业幸得人身,若不加悯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尽,彼...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面对流行瘟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

教育儿女比送经书更重要

一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她说:你有这份心很好,因为请佛书送给别人...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便难成器。汝际遇如是,但当仰念汝父母,汝兄之故,勿生烦恼...

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儒家书籍。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从格物、致知、诚意、...

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法会法语序 印光乃西秦百无一能之粥饭庸僧,宿业深重,致遭天谴。生甫六月,遂即病目,经一百八十日,目未一开,...

印光大师教你正确烧纸钱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行皈依礼,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