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佛教法师居士文章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佛时,我住持的刹土没有地狱...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眷...
这个精魅是怎么回事呢?它的本来面目是一个动物,但是一般的动物明了性都是很暗钝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教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是指生死解...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前面的十种的法是远离攀...
为什么破妄永远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说,诸位!理论上我们是清净,但是因缘上我们已经...
广钦老和尚一生劝人一心念佛,“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德行为本。 僧云:甚矣!...
在这里展开一点,有人问:师父,枣我不敢供。错了,要我嘛!枣,我要好好的供。不行...
玄沙师备禅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监军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起果子说:吃。韦...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随重往生】,随他生前所做...
问: 请问,净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解脱吗?世人选择不同的宗教...
你看一个人,他完全不修无常观无我观,他在佛教界里面整天修福报,他会有一个特点,...
【原文】 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这个禅师是从山下一路地爬山爬...
问: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奉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众生离...
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少念观音。遇患难,宜专念观音。以观音悲...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佛陀一代时教,经由智者大师...
残经不能修补,烧掉没有罪过。如果是还可以看,可以修补的,那就不应该烧。有不知道...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壁的位置来,他很客气向我打声...
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李安导演的。它讲到有一个武林...
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到底我们的心有几种差别相,先做一个...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他就是为大富长者驾车,...
智者大师的开创精神,让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了夯实的基础,与中国文化融合,让佛陀的...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言,会格外紧张,说话...
问: 佛法是心法,总是听闻,说佛法的空性和般若要用在生活中,可是学了法后,总觉...
从理上相信,这就是要相信三种力量。《般舟三昧经》跋陀惒一一这是贤护长者,他修般...
在唯识学上说,所有的业会得果报,它必须是增长业。 你看临终造的业为什么力量特大...
卯一、不灭有损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
在这条漫长、艰辛的修学路上,有时候往往虽经别人提醒,仍然无法调整自己习气、烦恼...
维摩诘居士...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
那有人就问了:四谛法是苦集灭道,有四种相状,而我们是清净心,那清净心跟这四种相...
修《楞严经》的人就是,我不随你阿赖耶识而转,我安住一念清净心,你才能够跟过去彻...
问: 我们有哪些念头就失去三皈依了呢?失去三皈依后,为什么不能对三宝失去信心呢...
念佛求生一法,虽然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但是中国净土宗祖师,在这样的修行背景上,...
安住当下,安住在呼吸上。在安住在当下之时,为了使我们的意念真正和呼吸保持一致,...
净土法门,阿弥陀佛所启建的这样的一个大愿,施设净土的方法,也就是让我们众生到西...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第一天的时候就说,我们在佛学...
我执它的引起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我执的情况有两种:一个是即蕴即我,一个是...
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现。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
问: 学佛的终极大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作为一名刚入门的佛弟子,我感觉自己...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 〖消文〗 这...
一、故乡僧俗眷属的净土启蒙之缘 一九五四年,长老在故乡辽宁庄河普化寺依崇仁法师...
玄奘大师...
鉴真大师...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受轮回,旷劫至今,曾无省励,故示苦...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疾,就是快速;解脱,就是离开业障。有业就系住了,有烦恼...
我们内心很多负面的情绪,很多的盗贼要偷走我们已经成就的功德。这个时候佛陀劝我们...
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必须要具足三种主要的思想,或者讲...
《资持》云:纳法成业名体。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在律上作出一个简单的定义──纳法...
问: 我学坐禅的时候,我用的是数息法,但是我没有按照那个规矩来 净慧法师答: ...
下面我就说说解悟与证悟和了生死的关系。解悟不能了生死,证悟要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
印光大师的故事...
弘一大师的故事...
作为我们用功夫的人,在这种环境中,应该怎么样来对治修行过程中的昏散两种障碍呢?...
现在有不少人学佛是从功利的目的来求神拜佛。如果从功利的目的学佛,他的心量是很小...
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生...
(1)往生关键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实信心。 厌离娑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仔细地把这些困难、障碍想一想...
禅自拈花来,达摩苇上飘...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智者大师在《次第禅门》中说言...
问: 听说经典、佛像不可以烧,请问已旧或者已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天因法...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那时环境卫生比较差,常有卫生所的医护车来给大家打卡介...
忏仪在佛门里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仪式。以修行的阶次来讲,它是最前面的忏悔业...
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本来是五种功能,就是一个色受想行识,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按照...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这个地方做一...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带出界外来食用吗?这样居士会...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前念、现念、后念,念念之间是...
观音菩萨的法门,从显教来说,《心经》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个觉悟是...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那么,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
我们先说明九心住,这个九心住又有一个名称叫欲界定。为什么叫做欲界定呢?就是说他...
【原文】 有修净土忏法者,一僧谓曰:经不云乎?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胡为是仆...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常居秽土。 《十轮经》卷一上讲,我今学世尊,...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顿止观的修法,简单就四个字,...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在极乐...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都尽量心念佛号,不过每天都...
四、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枉纠缠,盲...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饶你会思量,终...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
比如说有些人,他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他非常的愚痴,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一边念...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四个科目,要达到究竟圆满,可...
恩爱迷情,四大缘生妄有身。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饶你会庄矜,画囊盛粪。一旦神...
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成佛之道,其实最难最难的地方是三界的生死,因为他退转最...
在大乘佛法当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修学。 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
真心不堕妄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了整个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没有真实地结合。...
讲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师,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只冻伤的老鼠,这只老鼠饥寒交迫...
问: 弟子在医院工作,很忙。请开示:如何定早晚课? 大安法师答: 作为佛弟子,...
问: 听一些法师说,修行必须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瞎练,应先修人天法,再修解...
『方便妄语』:就是种种显异方便借鬼神的力量,或借外在的力量,现在人他会制造一些...
佛陀时代,教育的导师是谁?是佛陀。佛在说法,佛在建立僧团修梵行,修解脱法。社会...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威仪就是那些小戒、小小戒、微...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

十二时中,障碍修行人所对应的十二种动物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五分法身香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这四个字——收摄身心

修空观对治时,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么

【佛学漫画】广钦老和尚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吗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只需要念一句佛号,就可以解脱吗

你是属于刚强傲慢型,还是调柔寂静型

心若有迷,便要至诚念佛,即能唤起心性觉醒

临终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有救了

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

凡一切医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药而治之

临终的智者大师

残经与破损佛像的处理方法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天亲菩萨把八识分成三类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国吗

【佛学漫画】智者大师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为何学法后,总觉得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来深信佛力

业力最怕辗转增胜

佛陀示现灭度为何对众生有益

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

【佛学漫画】维摩诘居士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解释【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图】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不随妄转,心常觉照,安住真如

有哪些念头会失去三皈依体呢

净土宗的祖师们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守一不移的功夫

阿弥陀佛令一切众生毕竟大乐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把生命主宰权放弃,轮回就拿你没办法

这个名号开显自性宝藏的力量太大了

黄泉路上无老少,年轻不急求解脱吗

这五种事情,很容易会折损清净智慧

略述传印长老的净土因缘

【佛学漫画】玄奘大师

【佛学漫画】鉴真大师

激扬生死凡夫之厌欣心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遇到逆缘的时候,要这样来思维

【推荐】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一坐坐定,不执著一切境界

证悟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死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佛学漫画】弘一法师

对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乱

生活的迷失与觉醒

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

往生的重点——法华与净土的修学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佛学漫画】达摩大师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养成凡事尽心尽力、努力以赴的认真态度

拜忏之精神与正确态度

五蕴的可怕就是「变状如是」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佛学漫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学习观世音菩萨的精神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怎样保持觉照

凡夫的福报是不自在的福报

九心住(欲界定)

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特点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娑婆世界的快乐是一种轮回力量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念这句佛号就够了吗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会障住你,你就是迈不过去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对治如梦如幻的不净色身

同以不思议持名之妙行

观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靠自己的观照力消灭掉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课

净土法门需要按次第修吗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要去惑众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