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讽诵之后愿文,以所修善业,回向所愿事也。”

《敕修清规·圣节》云:“维那举楞严咒,回向。”

《摩诃止观》云:“回向者,回众善向菩提。一切贤圣,功德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广大。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回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知礼《修忏要旨》云:“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初回事向理者,元由理具,方有事用,一切修证,不出理性,众生强执,计是有为,今回此心,向于实际。回自向他者,昔迷理遍,凡所修善,庄严自身及己眷属,今顺本性,回向众生。回因向果者,一毫善种,三业熏修,不趣二乘,宁滞三有?修既顺性,则成缘了二因,因必显真,同归究竟三德,是名回因向果。此三种回向,一切菩萨共修,是故行人依此回向。”

《华严经·十回向品疏》云:“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谓众生、菩提及以实际。上二皆随相,实际即离相。”《疏》更开三为十,会十归三,今恐繁不录。

忠曰:“菩提与实际,见在回向文。其众生者,所谓四恩总报,三有遍资,法界有情,同圆种智是也。”又《华严?出现品疏》云:“真如语其体,法界生法所依,实际是穷事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