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外的极乐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心,我这个真心就像大海那样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了解这个真如性海,我们现前一念的心性是何等的广大,无有边际,原来极乐世界、娑婆世界都在我们心内,那就好办了。

都在心内,我欣厌取舍,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厌离自心污秽的娑婆,欣求自性清净的极乐。它是法尔自然的,也是没有挂碍的,也是具有这种自由选择能够达到的。因为厌欣取舍都不离自性。

这就比喻为“自家屋里”。在自己家的屋子里面,那很自由,“任优游”,优闲自得,自由自在,不受人家限制。这就是欣求自性的净,所以要取极乐世界;厌离自性的污秽,所以要舍娑婆世界。这个一取一舍正是唯心的真义,哪有什么向外求的事情呢?不离自心。

而且,在业力凡夫层面,他是离不开取舍的。透过我们现在的取极乐、舍娑婆,往生到极乐世界——那是一个无生的法界,法性土——就能够获得不取不舍的那个心性本元。所以,对(往生)这桩事情是不能以理夺事的。十万亿佛刹的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向外求,而是真心里面具有的。

有些禅师一谈极乐净土,常常从心性上谈。比如有禅师作这方面的禅净的诗偈,常常开头就会说,“净心即是西方土”,到家之人当然可以会这个意了,但一般的读者不了解,他就有可能拨无净土,以理夺事。

当年蕅益大师为了扶这个偏,就作了一组的《净土偈》,第一句就讲“西方即是唯心土”。首先在事相上承认有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首先是从事相上谈,“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没有指向唯心去谈。所以以事来扶理才是正确的。

蕅益大师在这组净土诗偈里面说得很透彻,选其中一首跟大家介绍一下。“西方即是唯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念念总皆归佛海,何须重觅祖师禅”。事相上要认知、肯定、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但是从理上谈也可以,他是唯心之土,但唯那个心不是妄心,是妙明真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庄严都是我们自性的性德的彰显,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不能在理上谈得很高玄,认为西方极乐世界事上不存在,那就是邪见。所以先承认有这个事,然后再用理来扶。“西方即是唯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离这个净土来谈心,这就是颠倒,这就是邪见。

真心,是即土之心,是相即的;妄心,是离土谈心的。为什么叫心土一如?能念的心和所生的土都是真如法性的呈现,都是真如法性显现的影。每一声名号的称念都回归佛性之海。既然回归佛性之海,念念都在佛的境界,还需要重新去觅祖师禅吗?禅者,佛心也,你念的每一声佛号都是佛心,都是法界,都是真如性海,还需要再去找什么禅呢?

这就是古人说的,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觅人问长安。原来的首都是长安,长安宫殿里面最大的、最重要的宫殿叫含元殿。这意思就是说,在这个首都宫殿里面最核心的含元殿,你已经在那里了,还要到处去问人:“长安在什么地方?”古人这个比喻,可能现代人还觉得陌生,换现在的概念:此身已在中南海,何必觅人问北京呢?这些大祖师,都是明了禅净的奥秘了。

所以,净土跟禅是非常密切的。如果说禅是指向空性的话,那净土就是妙有。中峰国师就谈到这个关系: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是禅之净土。所以空和有是相辅相成的,禅心就是真空,净土就是妙有,越空越有,越有越空。谈净土,里面一定包含禅的,谈禅,一定是不能否定有这个土的。这两者是相即的。

所以禅和净也是本体、归元是一致的,是由于度众生的方便施设的法门,是有善巧方便、宗门宗旨的不同。而且,还有时节因缘的问题。如果达摩祖师到了现在,估计他老人家也只能弘扬净土法门了,易地皆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