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土见佛,尤简易于宗门。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可以见其梗概矣。——《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虽然这些诸宗祖师大德密修显化,多数人不得而知,但是在他的密修显化的过程当中,你稍微留意一下,也能看到种种的迹象。

这里首先就举出百丈怀海禅师。丛林常常用的就是《丛林清规》。《丛林清规》有很多法事活动的仪轨,其中对于病僧,就要把他送到涅槃堂。送到涅槃堂,还是比较的凄惨,一般涅槃堂都要僧团非常地关注,要派沙弥去料理他。他到涅槃堂就得一心,要走完他人生最后的这个过程。所以祈祷病僧,他的仪轨就是:命未终乞佛加持,令他身心康乐;命数已到,就乞佛接引他往生净土。对生病的僧人的祈祷,要包含这两方面。

那最后这个病僧去世了,就叫亡僧。亡僧就要荼毗,就是火化。一般全寺的出家人都要参加火化荼毗的法事活动。在这个法事活动当中,他有封龛,有荼毗,还要说一段法语,最后顿一下,“烧”。这都要读诵《阿弥陀经》,举扬弥陀名号,让他仰靠佛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宗门还是教下,天下所有的比丘都要这样做。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宗派、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皆归净土”。这里,并没有说禅宗的比丘就可以不去极乐世界。与其你临终的时候才想到去,倒不如一辈子你念佛,念念都想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更有把握。

百丈怀海禅师对丛林有二十条清规,其中有一条是:修行以念佛为稳当。这句话出自禅宗祖师之口,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你要修行,你选择什么法门呢?你选择念佛法门才稳当,才不会走火入魔,不会有种种风险。因为你念佛,就有佛力加持。

不稳当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参禅、静坐,常常会出境界,这些境界展开就是五十种阴魔。这个阴魔一来,你如果能够观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作圣证,还是好境界。因为凡是你修行有进境的时候,有进步的时候,都会出现境界,不着魔不成佛嘛。但是要透过去,你才会进步,透不过去,把这些境界之相认为是真实,认为你证到了圣境,那就麻烦了。那就走火入魔了,那成为魔子魔孙了。这一着魔就很麻烦了,他很难治过来。

所以宗门下修行讲,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着魔。尤其是想阴的十种魔,那真是活灵活现。你只要有所希求,想求善巧,想求神通,想求智慧,想求什么,就显现境界,就给你神通,就给你善巧,就给你什么。如果你一高兴,认为这很真实的,真的佛现前了,那马上出问题。

你不能有求之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附体的?附体的也存在这个,你想要什么,年久成精的动物道的这些精灵乘虚而入,控制你,你想摆脱都很困难。

所以念佛,你就以至诚心,以信愿庄严这句名号,你能念的心有光明,所念的佛号也充满光明。在这样的心光、佛光当中,一切心魔以及冤亲债主都不能靠近,你在菩提道上修行,非常稳当,不会走火入魔。

下面再举出真歇了禅师,他是曹洞宗的一位禅宗的祖师,是丹霞禅师的法子。他虽然在宗门下开堂接众,但对于念佛一往情深。他曾经撰述过《净土说》。在这本书里面讲:净土一法,他所接的根机是上上根机,傍引中下之流。如果没有对净土的精要有十分确当的把握,这句话是说不出来的。一般人的观念,觉得净土一法是接下下根机的人,是愚夫愚妇所修之法。但真歇了禅师竟然说净土一法是很高妙的法,上上根器的人才是当机的;同时,净土一法又傍引——顺便来摄受中下根机的人。

华严宗的一位祖师——华严宗第三代祖师贤首大师,他在注解《大乘起信论》的时候,也有同样的一个观点。他说修行佛法有三种根机:有一种修忏法,就是忏悔业障的,这是下根机的人所修的;修止观的,是中根机所修的;修信愿念佛往生净土的,是上根机人所修的。

这些祖师是这么判释的,那想一想有没有道理呢?很有道理。因为一个修行人能够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这说明他有大乘的种性,他有圆教的理念。这种一念的信心,那是他无量劫以来见佛、闻法、供养的善根所致。所以,这是上上根器的人所修的法,尤其他能相信净土的妙有。净土的妙有,你的前提必须相信诸法的空性这个真谛,由真空出妙有。这不是上上根器吗?如果说你相信般若的空性是上根器的话,进一步你相信这个由般若的空性生起的妙有,那就是上根机里面的上根机人,就叫上上根器。所以般若系经典说,对上根器的人说空性,对上上根机的人说妙有。净土就是妙有。

真歇了禅师还说,“洞下一宗”——洞下就是曹洞宗,一华开五叶,五个宗派当中,曹洞宗是其中一个宗派——曹洞宗的这些参禅的人,“皆务密修”,大部分人都密修净土。他说出了真相。那为什么要密修净土呢?那虽然宗门下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但明心见性不容易。而见这个性,成的也是名字即佛,还不是究竟即佛。名字即佛,属于在名字位可以开佛知见,所以他不容易。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在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就简单,比宗门的见佛容易了很多。

为什么?宗门见佛,是要靠自力,见自性天真佛,修的是内重己灵一法;那净土见佛,既有内重己灵的自性,又有外慕诸圣的他力的加持。所以净土宗见佛是感应道交的产物,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为所应之法,而且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众生心想中,只要信愿念佛,你当下就能显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以,净土宗见佛比宗门——禅宗见佛来得简单容易。这一点彻悟大师在《彻悟禅师语录》里面也彰显出来了。就是宗门下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跟净土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相比,那“心作心是”更为快捷,更为简单,更为容易,而且效果更为圆顿。

真歇了禅师还说,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乃佛”是什么呢?他是指文殊师利菩萨,古佛再来。古佛再来,他给我们的示现,也是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是专修净土。文殊菩萨在诸多的般若系经典当中,都谈他所选择的法门,就是一行三昧。具体就是指向面西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一佛就等于念一切诸佛。所以这个“行”不是谈一个行法,乃是“一法界行”,念佛法门是法界的妙行。

乃至“乃祖”,就是指各宗的祖师,这些祖师或者在教下,或者在禅宗,他们都是修净土一法。修净土一法,跟修禅宗指向的本源、心性都是相同的。这是《楞严经》所说的,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回归自性本源,是一不是二,只是禅宗是从空门进入,遮诠扫荡;净土宗是从有门进入,从建立妙有契入。但是从空门契入,现在的众生——末法众生,很难;从有门进入,那就善巧方便。

比如,我原来系缘的是五欲六尘,轮回的东西,现在我现前一念心,系念六字洪名,只是换了一个攀缘的境界。如果不让我们攀缘,我们做不到,攀缘的对境转化,我们还能做得到。所以,从这些选出两个禅宗的祖师,他们密修净土以及他明显地说出他的理由,就可以证知宗门教下诸善知识密修净土的大概。

真歇了禅师甚至还说,能够入净土一门,无量的法门都可以入。这也是大乘圆教的观点——一法具足一切法,一门具足一切法门。所以,真歇了禅师他是念佛坐化的,显然他就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