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五阴身心世界能够造作种种的业力,所以它是因。就着五阴身心来标出这个依报国土的假名假相,叫作约因标名。

前面那一科是讲到众生颠倒,讲到众生的正报;这一科讲世界颠倒,这个是讲依报。我们上一堂课讲到第二科的第二小段,“六想成轮”。

六想成轮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这个地方的六想成轮,就是说,众生轮回的根本是六尘。我们一念心在六尘当中生起各式各样的颠倒乱相,所以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就有各式各样轮回的差别相貌,叫六想成轮。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所以,在众生的有情世界当中,我们“因动有声”。这第一个“动”是我们最初清净本性的一念的无明妄动,妄动以后就创造了音声,因为音声是以动来当作它的相状。由音声来牵引我们这一念妄心,就有所谓的色境,这个色境就出现了。再由这个色境熏习妄心,就有香尘产生。这个香尘又再熏习我们的妄心,就有触境。我们对于这个触的这种贪爱、味着,就有所谓的味境。由这个味的种种的造作,就产生了我们的内法尘。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六尘的生起是由音声而带动色、香、触、味、法。

所以作一个总结说:“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在整个六尘的造作过程当中,首先是依止六种颠倒错乱的妄想。这个地方是讲惑,众生起惑的一个相貌。就是说,众生依止六根去攀缘六尘,就创造了六识;因为根尘识的交互作用,就引生了六种差别的颠倒妄想。这个是讲到起惑。由这个妄想的坚固就“成业性故”,就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力,由业力就招感了十二类生的差别的这种生死轮回的果报。这个地方讲到惑、业、苦了。

所以总结,在有情世界当中,这个声、香、味、触(这个地方是广泛地指六尘),众生贪着六尘的差别,所以穷尽十二种变化来当作一种旋复。这个旋复就是循环,周而复始的循环。

“穷十二变,为一旋复”,这一句话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是分成两种意思来解释。当然,这两种意思都是扣着六尘的因缘。

首先从众生的因地来说。众生在因地当中对六尘贪爱的相貌是不同的。比如说,有些众生接触六尘的时候,他听到音声、看到色尘,所起的是一种想,他产生很多很多的妄想。那么这种想就会产生卵生,因为卵因想生嘛。这个想是比较轻飘的。众生在因地当中,他对六尘的贪爱如果是一种情爱的成分,那么胎因情有,他就变成一种胎生。就说明了众生在因地当中对六尘的贪爱是有十二种差别的,就构成十二种循环。这是从因地上的说明。

其次,从果地上来说,众生在果报当中所显现的六尘也是有所不同的。比方说卵生的动物所发出的音声,跟胎生的动物所发出的音声也是有所不同。这个六尘表现在十二类生当中,它的果报相也是有十二种的变化。

这个地方就正式说明了众生因地在六尘当中有十二种的贪爱,有十二种的造作,最后就有十二种的六尘出现。这个就是所谓的“穷十二变,为一旋复”。也就是说,它整个生死轮回主要的增上缘,还是以六尘来当作根本。

看最后一段。

招感成果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乘此,这个“此”当然指的是六尘。众生因为贪爱外在的六尘的差别,就有各式各样的轮转。这个因果的相续的作用,起惑、造业、受苦这样的轮转,就产生了十二类的颠倒之相。哪十二类呢?就是卵生、胎生、湿生乃至于若非有想、若非无想,十二种的差别。这个地方就是说,在因地当中当然我们内心都有惑业苦,但是惑业苦其实有十二种差别,这个差别是从六尘来区分。

比方说我们讲饮食,饮食在六尘当中具足了色、香、味、触四尘。比方说喜欢早上吃东西的,那就是天人的六尘,容易招感天人的六尘;中午吃东西的是佛陀的六尘;黄昏去受用饮食的,是畜生的六尘;喜欢晚上六尘,贪爱晚上的色香味触的,是鬼神道的六尘。同样的六尘,因为众生的贪爱不同、造业不同,区分成十二种的差别果报出来。它是这个意思。当然,因地上是看他的造业,那果地当中,它六尘显现的相貌也各式各样。

我们从果报上来说。其实六尘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音声,你看六尘的第一个缘起是音声。你看在面相学,面相学判定一个人的福报力、他的性格、他最近的运势怎么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他的音声。从一个人的音声可以看到他很多很多的事情。因为它整个缘起当中,是由一念妄动以后先有音声,再有色尘、香尘乃至于法尘等等。所以我们从他因地当中所贪爱的六尘,就可以论断他未来的果报的六尘;从果报六尘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因地的六尘是怎么回事。就是他这个“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有因就有果,有这个果又会带动另外一个因,如此辗转地循环。

这个是讲到众生有情世界的颠倒之相。

净界法师《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