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面。

『天亲菩萨乃无著菩萨之弟,亦于萨婆多部出家,戒行清高,博学多闻,因立志改善有部教义,遂入迦湿弥罗国,研究《大毘婆沙论》,』

上一堂课说到天亲菩萨初期刚出家的情况;出家之后,他的身口意有两种功德:第一、戒行清高;第二、博学多闻。因为深感自宗理论的缺点,有心想改善「有部」—「萨婆多部」的教义,来挽救本宗;因此发心到罽宾国那里去学习《大毘婆沙论》。「毘婆沙」此翻成中文叫「胜说」,表示此论讲得非常殊胜圆满,为「一切有部」的广大结集。『大』就是广大的意思,一共有两百卷。《瑜伽师地论》是一百卷,《大毘婆沙论》是两百卷。这叫大,《大毘婆沙论》。

这部论造论的因缘,我们解释一下。在佛灭度后六百年左右,当时的印度有一个王朝叫「贵霜王朝」,第一代国王是迦腻色迦王,这个迦腻色迦王有两个特色:第一个、勇猛善战,他擅于打仗,一登位之后,带着他的军队把整个东印度、南印度、北印度等五印度完全都统一了,统一印度除了阿育王以外,就是迦腻色迦王。这个国王他很会打仗,打到哪一个地方对方就被他征服了。第二个他酷爱艺术,对雕刻艺术非常喜欢。但他因为好战,造了很多杀业,后来良心发现忏悔改过,就皈依于佛教,拜「胁尊者」阿罗汉做师父。

因为杀业太重内心经常不安,处理好国事回到宫里,每天请一位不同的法师来开示说法。听了之后也有点心得,但是他心中有一个疑惑。就问他的老师说:「为什么每一个法师所讲的内容都不一样?到底那个才是对的?」胁尊者回答他说:「因为去佛久远,佛陀灭度已经六百多年,每一个法师都把个人的思想放到里面去了,」好比「诸行无常」,每个人对无常的看法都不一样。这时迦腻色迦王听了就说:「我们佛教应该作一个整理,把有部的思想作一个整理。」就请国师胁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重新结集三藏。(这就是佛教历史上,迦腻色迦王所发起的第四个结集。)这次的结集可以说是「一切有部」的思想,《阿含经》的所有的论作一个整理,就成了《大毘婆沙论》,主要是把《阿含经》的思想,整个有部的原始佛教的教义整理出来,是研究「部派佛教」很重要的一部论典。「有部宗」集出《大毘婆沙论》之后,恐怕《大毘婆沙论》被别人破坏掉,所以严格限制传出他国,同时也不让他国僧人进来学习。这五百个阿罗汉就同时咒愿,阿罗汉的心力不可思议,五百个阿罗汉就同时咒愿这部论只能留在罽宾国,只要把《大毘婆沙论》背出来,这个人今生就不能离开罽宾国。那怎么会知道呢?就派夜叉在罽宾国的门口日夜守护着。哪一个人把《大毘婆沙论》学会了,就不准出去了。

这时候有一个小乘学者,这个人智慧很高,他混进罽宾国里面,就把《大毘婆沙论》两百卷全部背起来,当他要出去的时候,夜叉就叫说:「《大毘婆沙论》的论师要出去了!」因为夜叉有神通,看到他的内心摄持《大毘婆沙论》的文字,所以士兵就把他捉起来,交给国王。这位论师就装疯卖傻,国王问他什么,他一问三不知、随便回答,衣服也穿的破破烂烂,像乞丐一样。

国王说:「这个人哪是能够背《大毘婆沙论》呢?」就把他放掉了。放了之后,他又要跑出去,夜叉神又说:「《大毘婆沙论》的论师要出去了!」再把他抓起来,国王一问,他又是装疯卖傻什么都不懂。到了第三次,又被抓起来,国王说:「这个人根本就不是《大毘婆沙论》的论师,你们弄错了。」就把他送出去了。《大毘婆沙论》就这样流传出去。

但是,我看过天亲菩萨的传记,就是因为这样,后来他们对听《大毘婆沙论》,有很严格的要求,当时在迦湿弥罗国讲《大毘婆沙论》的风气非常盛行,讲得最详细、最广的就是「悟入法师」。当时天亲菩萨在小乘部派已经很出名,他从「有部」转到「经部」,大家都知道有「天亲」这一位论师,也知道他的思想已经倾向「经部」;所以他想要学习这种大法,根本就不可能,因此就改名换姓到迦湿弥罗去学习《大毘婆沙论》。

学了四年,把《大毘婆沙论》几乎全部学会了。有时私下跟师友谈论之间,不小心就会抨击《大毘婆沙论》的不当。里面很多人就说:「这个人怎么在批评《大毘婆沙论》呢?」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悟入法师。悟入法师想要调查了解,当然我们凡夫的境界就是叫过来问一问,但悟入法师是有禅定的人,他一入定就知道怎么回事;入定观察──原来这个人就是有名的「天亲论师」,来我们这里偷学《大毘婆沙论》。于是晚上就把天亲菩萨叫来,称呼他:「你就是天亲」,天亲菩萨非常的惊慌,他说:「你不用怕!我不会伤害你,但是我的弟子很多都没有离欲、都是凡夫,趁他们还没有知道之前,你要赶快离开这里!」因为当时部派争执非常厉害,你偷学别人的论典,这件事情是很严重的。天亲菩萨就连夜离开迦湿弥罗国,回到本国。凡历四年,他是这样因缘而学到《大毘婆沙论》。

回国之后,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把整个《大毘婆沙论》都学通了,很多人希望他能够把《大毘婆沙论》的思想宣讲出来。当时他是融合「经部」跟「有部」的思想来解释《大毘婆沙论》的,一共讲了六百零四天,并且将每天所讲的教义,造一个偈颂来摄持今天所讲的内涵。总共讲了六百零四天,也就造了六百零四个偈颂,这就是所谓的《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天亲菩萨刚开始为大众一边开讲、一边造颂,这时弟子们觉得义理实在是太深了,又请天亲菩萨将这些偈颂造论,再作广泛的解释,所以完成今日普遍流行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毘达磨」翻成中文叫「对法」,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对观四谛」。第二个是「对向涅盘」。在「因地」,这个法门能够引导你正确对观四谛;从「果地」来说,它能够引导你,不颠倒、正确的趋向于涅盘,就叫做「阿毘达磨」。「俱舍论」的『俱舍』翻成中文就是「聪明」的意思,说它是智慧、聪明的一部论。这部《阿毘达磨俱舍论》它是整个部派佛教集大成者,把「有部」跟「经部」的思想结合一起,弘传小乘部派的教义。这是天亲菩萨刚出家的初期,这时候他在小乘的僧团已经相当有地位,可以说是小乘的第一上座,当时的国王新日王就拜他做国师。这个是天亲菩萨刚开始出家的因缘,再看后来的变化。第二段:

「无著菩萨恐其造论毁谤大乘,乃派人告曰:『我今病重,不久将死,汝可急来!』」天亲菩萨当时在小乘部派相当有名,他本来是在北印度的健陀罗国,后来有因缘进入到中印度,无著菩萨(第一世亲,他的大哥)也在那里弘扬大乘唯识的法门。天亲菩萨起初不知道无著菩萨是他的哥哥,因为他不知道(第一世亲)改名了,就跟无著菩萨有多次的论辩,当时的论辩并没有亲自见面,所以大家也不知道。但是无著菩萨知道天亲菩萨就是他的弟弟,无著菩萨一直想办法要度他弟弟回小向大,但是没有因缘;后来因为天亲菩萨时常批评大乘佛法,无著菩萨就准备要跟天亲菩萨公开辩论了。

我们看当时的印度水平很高,每个人对于物质的享受很淡泊,但是对于思想文化的追求非常的重视;你的宗旨、你所摄持的法门比我高,我就皈依你;你能够把我辩倒,我就皈依你;只有两个选择,不是皈依你就是砍头给你,两个选择。无著菩萨因为看这个情况,已经很严重,恐怕天亲菩萨会造论毁谤大乘佛法,所以准备跟他在国王面前公开辩论。

后来无著菩萨有一位徒弟,有很深的禅定功夫,有一天在禅定当中,看到无著菩萨跟天亲菩萨辩论,当然小乘的教法哪能跟大乘法辩论呢?一场辩论下来,天亲菩萨就失败了。天亲菩萨当时是部派佛教的第一上座大德,内心非常悔恨。首先,在修行上他走错了路,都在弘扬小乘义理;而且对方既然是他的哥哥,为什么不私下告诉他,却在公开辩论中才告诉他。这时候天亲菩萨就自杀了。自杀之后,因为国王是皈依天亲菩萨,跟他有很深的因缘;国王非常生气,就下令逮捕无著菩萨,把他关起来、处罚他,整个论辩最后的结局,对两个人都不好。外道看到无著跟天亲菩萨之诤,两败俱伤,非常欢喜。他的徒弟在禅定中看到之后,说给无著菩萨听。

无著菩萨知道不好,心想这时候应该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什么方法呢?就想出一个方便,用情感来摄受他。无著菩萨就派人转送一封信,对他表明身分说:「我就是你的哥哥,本来也叫婆薮盘豆,修习空义之后改名为无著,我现在病得很重,不久将死,想见你最后一面!」因为天亲菩萨从小是无著菩萨带大的,他哥哥大他二十岁,他父亲将教育天亲菩萨的责任全交给无著菩萨,虽然那时候教授他婆罗门教法,但感情也是很深的。所以天亲菩萨得知哥哥病危,就连忙赶去见他。

见面的时候,天亲菩萨就问:『兄云何病?』你怎么会病得这么重呢?无著菩萨对曰:『我今之病,由汝而生。汝不信大乘,妄生毁谤,必致沉沦,我今愁苦,故得重病。』说:「我的病啊,是因为你生起的,怎么说呢?因为你不相信大乘法义,而且又毁谤大乘,说『大乘是非佛说』,你这样的谤法罪业,是要堕无间地狱的;我是因为太担心你,所以才生病的!」天亲菩萨内心感动了,就请无著菩萨为他解说大乘法义。这时候无著菩萨主要是跟他讲《华严经》的十地品,听了之后,因此而生起信解:「啊呀,华严经里佛菩萨的境界实在是太高了!」深悔过去所造谤法之罪,『即欲割舌谢罪』,就生起惭愧心,想割下自己的舌头以谢罪,因为他过去是用舌头造罪的。

无著菩萨对曰:『汝先毁谤大乘,欲灭此罪,须当善巧解说大乘。』无著菩萨告诉他说:「你当初用舌头来毁谤大乘,这时候不是割掉舌头来灭罪,应该利用舌头去善巧解说大乘,才是究竟的赎罪!」这正是大乘佛法的特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大乘佛法的道理,的确是深广、圆满。舌头哪有罪?是心的问题啊!所以小乘认为「一切法是真实的。」是不对的。大乘是讲「不二法门」──色身能够造罪、也能够造善,看你怎么运用,这就是不二法门。他听了便舍小乘转入大乘教,跟着他的长兄广学唯识,回消息昂达,弘扬大乘法门。

传记上说,天亲菩萨当时回小向大,惊动了举国上下,套一句话说,是「轰动武林,惊动万教。」他那时候在小乘的地位相当高,他所著作的《俱舍论》,新日王还把它铸在铜片上,用象车抬出来在印度游行,哪一个人能够破它一字,立即重赏!没有人能够破其中任一个字,六百零四个偈颂,一个字也没有人敢动,天亲菩萨深受国王、有部、经部论师的尊重是这种境界,结果他回小向大,因此造成了影响,也有很多跟他一样回小向大;有些人善根不够就离开他。从此他就开始弘扬大乘唯识法门,所以在大乘佛教中,以「弥勒菩萨」为唯识宗初祖,「无著菩萨」是二祖,「天亲菩萨」是三祖。这是讲他回小向大的情况,看第三段。

其中因感《瑜伽师地论》文繁义广,乃于「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是名《百法明门论》。

前面第二段,主要是说明天亲菩萨回小向大的因缘,这一段是说明他造本论的因缘。当天亲菩萨看了《瑜伽师地论》之后,觉得文义实在很圆满。《瑜伽师地论》最重要的是第一分「本地分」,全书五分中,最重要的就是「本地分」。

「本地分」开出有十七地,从我们凡夫散乱心的境界──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到有寻有伺地、有寻无伺地、无寻无伺地禅定的境界,乃至于圣人的境界,小乘的圣人、大乘的圣人,众生五性根机,无一法不摄,可以说将十法界的差别境界都列出来,最后还是会归到「万法唯识」。那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相呢?完全是从我们内心去安立了。看你的心识到什么境界,所变现的果报就是什么境界!

《瑜伽师地论》把每一法都会归到「万法唯识」,书中解释得很清楚──大梵天,是怎么、怎么回事…欲界天的天人,他的长相是怎么样、生得多高、吃什么东西…他为什么会这样?哦!原来在因地的时候,是培养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喜欢布施、持戒…因为他的心识不同,就变现出各自不同的果报。从凡夫的散乱心到禅定心、到无漏心、乃至于成佛,分成十七个阶层,详细且广泛的说明。这部论共有一百卷。不过,虽然解释的很详细,『文繁意广』,文字太多,义理也太深了,因此天亲菩萨就从『本地分』六百六十法的名数中,摘要录出一百种法,安立作《百法明门论》;所以《百法明门论》可以说是「本地分」的一个略说。

以上是介绍天亲菩萨的历史,从他最初信仰婆罗门教,到最后皈依佛教、皈依小乘部派佛教,乃至回小向大、造论的整个因缘。

天亲菩萨造的论典很多,一生当中,造了五百部小乘论典、五百部的大乘论典,世人尊称「千部论师」,总共造了一千部论。我们看了他的著作有一种感觉,不论是小乘的《俱舍论》,大乘的《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他的论典有一个特色:「文简义赅」,文字很简要、义理很深妙。《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都是如此──「文简义赅,词约理富。」在佛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甲二、解释题目

本科「解释题目」,「标题」总持一部论的要义,我们根据传统的讲法,必须先解释这部论的题目。

《大乘百法明门论》总共有七个字,前面的六个字是「别题」,最后的「论」字是「通题」。首先解释「别题」,别题分成「总相」跟「别相」;「大乘」是总相,「百法」及「明」是别相。

先看「大乘」,先解释『乘』这个字,「乘」是指「车乘」,车乘有运载的功能。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不断地在佛法中熏习─闻、思、修,从听闻之后,进入如理思惟,然后再「法随法行、如说修行」。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法」就能够产生一种「运载」的力量,把我们这一念杂染的心,运载到清净的境界去,法有这样的能力,这是不共于外道、凡夫。好比你研究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一些世间法,研究了很久,就可以依止这样的学问,获得一些个人财富。但是你说研究这些学问,能够把我们这样杂染的心转变成清净心,这是不可能的事。有许多博士、硕士,都是烦恼很重的人,因为世间的学问没有「乘」,没有到达彼岸的力量,这就是佛法不共于世间法的地方。

那么「乘」的前面加『大』字,主要拣别它不是「小乘」,是一个大车子。大乘佛法为什么叫「大」呢?清凉国师明确提出了四个意义:

第一、愿心大─「求无上菩提故」

为什么叫「愿心大」呢?我们的大乘佛法,一开始就是要你发菩提心、要你成就无上菩提。「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不像小乘教法的发心,只是希望成就阿罗汉果,这样的愿力不够大。大乘佛法愿心大,所以一开始在凡夫地,就要发愿成就无上菩提。

第二、修行大─「二利成就故」

为什么叫「修行大」呢?小乘佛教唯求解脱生死,所以选择远离人群自己用功,修学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他这一念心,从早到晚,只是念念观察自己当下的身心,别人怎么样,跟他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他的所缘境就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众生还在苦恼的境界中,颠倒、造业,跟他没关系,完全是在「自利」的功德上用功。

大乘佛法就不一样,大乘强调「慈悲心」;要求你一方面要自利,一方面也要拨一些时间来关心众生,必须要自、他二利成就;所以你也要走出佛堂,把你所觉悟的法门,这样的光明智慧流传下去。所以大乘的「修行大」,这种修行功德太大了──是成就「自、他」一切功德,二利成就,叫做「大」。

第三、时间大─「尽未来际故」

小乘的修行,一般来说,利根人「四生」就可以成就:第一生出家栽培善根,结果没有成就阿罗汉,死了;第二生又继续出家;第三生又继续出家;第四生出家,就证得阿罗汉;利根人四生成就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入涅盘之前,要是你遇到小乘的行者,你想向他请示佛法,他也会告诉你;虽然说他不主动弘法,但是你有困难、向他请教佛法,他也会显神通来帮助你。但是,当一个阿罗汉进入涅盘后,那是全面的休息,他在这个世界消失后,就不出来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仍在生死苦恼当中,他完全不管。

「菩萨」就不是这样的态度,菩萨是尽未来际──「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自己跳出三界,由于他的大悲心,令他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盘。他看到众生在三界里受苦,就像火宅一样,烧得很厉害,菩萨跳出来之后,为了利益众生,又跳回去。当然,这不是业力招感来的,是以愿力故,而在三界受生,生生世世再得「人身」,来度化众生。不然的话,你进入到涅盘去,谁都无法跟你接触,怎么能够度化众生呢?所以菩萨道是尽未来际,从凡夫修到成佛,一方面修行,另一方面度众生;成佛之后是完全度众生,那就没有用功修行这件事。总之,我们在因地修学,要做两件事,就是自利和利他的菩萨行;成佛之后完全是「利他」,因为「所作已办」应修的已经完全圆满。大乘菩萨是尽未来际无有休息、不到涅盘休息之处──不住生死、不住涅盘,所以说菩萨的修学时间大。

第四、功德大─「具足万德庄严故」

前面的「愿心、修行、时间」,是约「因地」来说,这里是约「果地」来说。大乘菩萨,生生世世在众生的污泥中打滚,积功累德,具足了万德庄严,所以是「功德大」。关于大乘菩萨,《摄大乘论》就有讲到:菩萨还没有成就「初地」之前,资粮位到加行位的菩萨,虽然还没有证入法性,但是只要他投生到人间,就会转世做「国王」,或是到天上做「天王」。为什么?因为他的福报大。就是在他证入圣位之前,他到人间不是做转轮圣王、就是做小国王,到天上就是做天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福慧双修,具足福德庄严。

这是说明为什么被称为「大乘」,因为「愿心大、修行大、时间大、功德大」,非小乘佛法所能比的。

以上「总相」已略解完毕,接下来解释「别相」。大乘佛法,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百法』是属于世俗谛;第二、『明』是属于真谛。

一、百法─「世俗谛」:大乘佛法的「世俗谛」,就是我们看到的因缘果报法,十法界的因果法则。为什么他会堕到三恶道去呢?因为他内心有贪瞋痴的烦恼;为什么他会投生到人间呢?因为他内心的善念比较强。所有世俗谛之法,因缘业力所变现的杂染法、清净法,都是属于「百法」,也就是宇宙万法。

二、明─「真谛」:「明」是真谛理,也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明」是个譬喻,是光明的意思。好比我们在停电时走路,如果没有光明,可能会踩到毒蛇或其他众生,也可能掉落水沟里;眼睛看不到路,完全凭直觉,其实很危险。如果有光明那就不一样,哦!有什么东西放在这里、这地方又怎么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

那么「光明」是指什么呢?是说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一下子在人间得果报、下辈子到三恶道去,做一只狗,做狗之后又得到人身,可能变成一个女人;这个时候生命的变化,不管是外在的身相、内在的心念,生命不停地变化。因为男人和女人的心情一定不一样,男人有男人的心情、女人有女人的思想,这个身心产生那么大的变化,到底是谁在流转呢?你说流转六道直到现在,那流转的人是谁呢?事实上找不到一个「我」的相貌!所以佛法讲『无我』,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在流转,只是一种「心识」的流动而已!因为「心识」剎那剎那流动,所以变现出剎那剎那的果报!这个就是「明」。

如果你知道这些道理就是「明」,表示你已经打开眼睛,看到真相了。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内心状态,有烦恼、同时也有戒定慧,而这些杂念没有真实性,还是可以改造的;只要继续用功、继续加强戒定慧,烦恼就会慢慢的脱落,戒定慧的光明越来越增长,我们的思想也会慢慢随之改变。就是说,我们的念头是可以透过不断串习而改造的。所谓「一切法无我」,这个就是「明」─「我空、法空」的道理。

那么学习「百法、明」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因为这两个都是「门」,都能够通达「涅盘之门」。比如我们想走进房子,如果没有门,谁能够进来?通往涅盘也是一样,我们透过「百法」的学习、透过「明」的学习,使令我们到达涅盘。《大乘百法明门论》,这个就是标题。

所以从这部论的标题,我们可以知道这部论主要是诠释两个道理:第一个「百法」:「何等一切法?」这是说明一切法的差别相。第二个「明」:「云何为无我?」这是说明「二无我」的道理。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得出来,这部论主要诠释两个主题。

接着再看『论』,什么是「论」呢?抉择是非,断除疑惑。它能够帮助我们抉择是非、断除疑惑,叫做「论」。合起来就叫做《大乘百法明门论》,这是简单的解释。

以下看蕅益大师的解释,分成两段:第一段「总标教法传承」,第二段「别明教法的内容」。先看第一段:

『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而名为《大乘百法明门》者。』到底天亲菩萨造这部论是不是有根据?还是自己他在禅定当中,自己想出来的?这是说明教法的传承。

『此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一中,略录名数。』意思是说:天亲菩萨他根据弥勒菩萨所造的《瑜伽师地论》第一分「本地分」,把它摘录出来的一个简单名数,而安立叫《大乘百法明门论》。也就是说『百法』的传承,是来自于《瑜伽师地论》的思想。

这是总标,再看它的内容。内容也是分成两段,第一段先讲理论,再讲修行方法。

『盖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补特伽罗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也。』

这段文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以佛法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我们会起烦恼?人跟人之间的接触,为什么会有烦恼的活动呢?佛法是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有「我」──「人我执」跟「法我执」。「我」是不可破坏的;在我的生命体里,有一个「我」,虽然生命不断变化,我今生做人、下辈子做狗、下下辈子又生天…这个果报体、臭皮囊不断不断地变化,但是「我」是不能破坏的。举个例子:就像我住在一间房子里,因为房子旧了我不要了,又换了一间新房子,虽然房子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变换,但是住在房子里的「我」,是不可破坏的。

就是因为有这个「我」的执着,就会产生我爱、我痴、我见、我慢…爱着这个「我」;而且为了保护这个「我」──你不触恼我,就什么事都没有;一旦触恼到我,那我就不同意了。因为执着有个「我」,我就应该保护啊,你今天干扰我了,触恼我了,我就会发动很多很多的烦恼出来。为什么圣人无论别人怎么批评他、障碍他,他内心完全是不动呢?因他没有「我」的分别,他的内心是「常游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好比你今天骂我,根本没有一个「我」,骂谁呢?这个是佛法把圣人跟凡夫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圣人「无我」,凡夫「有我」。

凡夫对于「我」的执着,加以细分的话分为「人我执」跟「法我执」。小乘法跟大乘法都认为「我」不可得,五蕴的生命里「我」不可得;但是在法上,大、小乘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看小乘安立七十五法,是以四圣谛为主──「苦、集」是杂染法,「灭、道」是清净法,从四圣谛开出七十五法,『但明补特伽罗无我』,小乘只说明了「人无我」,『犹妄计有心外实法』,还是认为诸法是有自性、真实存在的。大乘就不同了,『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大乘认为一切法是由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无有少法可得,所以「我空,一切法也空」。

所谓「法空」,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在天亲菩萨的传记中,看到小乘论师经常跟大乘论师辩论法义,但是《唯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可以立即破除小乘的论点;小乘宗说「法是有真实性」,什么叫「法我」呢?就是说:「法」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也就是「心外有法」,离开这一念心,有独立自主的体性,这个就是「法我」。

事实上不然,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水四见」,人的善念比较多、善心比较强,看到的是「水」;饿鬼道就不是了,因为过去生所串习的悭贪烦恼太重了,所以他的心跟水接触,看到的是「火」;而天人的心,比我们人更善良、更慈悲,所以看到的是「琉璃地」。如果「水」离开了心识,有独立自主的体性,那就不应该三种众生不同的心识,而变现三种不同的相貌。

就是说,既然「水」有独立自主的体性,那不管是饿鬼的心、人的心,或是天人的心,大家看到的应该都是一样,是不是?如果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表示它不随因缘变化,表示这个法有真实性。事实不然,不要说是不同类的众生,同样都是人,也会有差别;比如说看这盏莲花灯,烦恼重的人看到莲花灯,会比较暗淡一点,福报大的人看到莲花灯比较光明一点,这是事实。这表示什么?表示莲花灯没有自性,完全是约众生的心识来决定──「一切法无我,一切法因缘生。」什么是「因缘」?「心识」就是一切法的决定因缘,你是什么样的心识、它就变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个道理你懂了,后面「万法唯识」的道理你才会清楚。就是一切法全是由个人的心识所变现,一切法全是由个人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这一切法就不可得。

我们不要说你跟我不一样,我们说同一个人好了,不久前我们这里打佛七,打佛七之前,我们的内心是烦躁扰动,看谁都不顺眼,打完佛七之后,佛七之前看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但打完佛七之后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我看他有很多优点,是不是?「他」哪有自性?是你的内心所变现出来的。因为你现在的内心状态好,所变现出来的影像也就好。

所谓「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一切法离开了「因缘」,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体性,完全是由心识的因缘所变现的。天亲菩萨就是用这样的思想,来破除小乘的法执;如果这个法有真实性,有真实性就是它就不随因缘而有变化,无论什么样的因缘都不能改变它。它有独立自主的体性,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子。所以说:『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百法」就是宇宙万法,一切万法都不离开我们的心识。

『不惟实我本空,亦复实法非有。』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一个例子:佛法讲「一切法空」,不是说这个法不存在,它有它的作用;是说这个法可以改造、可以改变,没有一个「决定的体性」。比如说你现在业障很重,为什么你业障很重?因为你内心有很多的烦恼。万法唯识嘛。那么怎么办呢?我希望业障早日消除,不是把手剁掉不让它去造恶,就可以业障消除,不是的,问题不在身体。这个牛车不走,你一生气把车子砸坏了,也没有用,问题是在那只牛。就是说:虽然我们有很多的罪障、晚上也经常作恶梦,这跟色身没有关系,它都是无辜的,是你的心有问题。

如果你能够不断的修行、忏悔,恶念头一来就转念念佛──因为「恶念」一起,都是不得了,一个恶念就是未来一个生命的果报,你现在起一个贪欲,未来就是一个地狱之火;烦恼火是会招感地狱火,招感果报火。从唯识思想:我想改造生命,先改变心念。烦恼一起来的时候,转念念佛;慢慢慢慢啊…我们的内心也是无自性,你不断用佛号来熏它,让佛号由生转熟,佛号的势力一强大,烦恼的势力就薄弱,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改变了。你的念头一变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我身体过去有很多病痛都好了;看谁都不顺眼,现在看谁都顺眼,整个法界都转变了;而这个只是花报,下辈子的果报也转变了。

佛经上讲:「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从心起」:为什么我们会造罪?因为我用手去杀他、我这双手真该死啊!不是手该死,是你那念心!「罪从心起」,手能够杀他,一定是你的「瞋恨心」去推动你的手,才会去杀他;所以罪业的根源来自于心。那怎么办呢?「将心忏」,调整你那一念心才对。

「心若灭时罪亦亡」:只要不断的忏悔、不断的呵责自己,从现在开始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开始持五戒,改变过去的坏习惯。慢慢的「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内心不再造作,烦恼的势力就薄弱了。等到你内心当中,这样的烦恼完全没有了,看到一切境界完全不起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罪业也就改变过来了。当然会有很多征兆──你会梦到你吐出很多脏东西、在虚空上飞、看到三宝等等,这是因为你内心转变所致,这才是真正的大死一番。「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我们要知道:『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离识。』就是十法界一切果报,都是依止我们的心念而变现的;你的心念杂染,就变现杂染的果报;你的心念清净,就变现清净的果报。这表示什么?「实我本空,实法非有」,因为一切法空。所以才能够由心识决定,它没有独立自主的体性,这就是「万法唯识」的道理。这个等于是把整个《百法明门论》的要义都讲出来了,「万法唯识」,一切法空,我空、法空。再看最后一段。

『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了解了这些道理干什么呢?就是要在每一法当中(以下的百法当中),要紧要照达二空:我空、法空,这样每一个法都是步入大乘,进入涅盘之门。

我们从这段文,就可以看出来:虽然《唯识宗》安立了很多名相,但是它的目的,就是要你──「悟入空性」!所以修行是要放下,跟世间法不一样。你看世间那些学问很高、财富很多、地位很高的人,「自我」的执着都很重,这些人你不能讲他的。因为世间人是有所「得」,不断的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我的财富、这是我的眷属、你现在一眼望过去,都是我的土地…把「我」跟「我所」不断的增长起来,世间人是这样的观念。佛法的修学刚好相反,放弃自我──无我、无我所;佛法是「舍」──舍掉我所、舍掉自我,跟二空真如相应,然后趋向于菩提涅盘。

所以说:『若于一一法中,照达二空,则一一皆为大乘证理之门。』这就是说明《百法明门论》,主要的修行就是修「我空观」跟「法空观」,而趋向于大般涅盘。这个是讲到这部论的标题,也顺便把这部论的宗旨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