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三面,「第六、谄」,这是随烦恼的第六个心所,我们看它的体性跟业用。

『六、谄者,为罔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此亦贪痴一分为体。』

「谄」,就是『为罔他故』,「罔」是欺骗的意思。就是这件事情的出现,是想要欺骗他人;为了欺骗他人而『矫设异仪』,「矫」我们前面说过「伪装」,现出一种异仪、很特别的威仪。这地方说特别的威仪,是指很谦卑的态度、很柔和的言词,谦卑的身业、柔和的口业。这种谦卑跟柔和,本来都是佛陀所赞叹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异仪,感觉上很不自然,已经超过原有的状态。他的内心是『险曲为性』,「险」是邪恶,「曲」是不正直,弯曲不正直,就是不老实。

前面的「诳」,是说本来没有功德,却想要把功德表现出来,所以装成有功德的样子,所面对的对象,多数都是对于下辈,或是出家众面对信徒,为了得到对方的供养,表现出一种很特别的功德样子。而「谄」,所面对的境界,多数是对同参或者师长。《瑜伽师地论》上说,「谄」是由「覆」引生的。好比这个人身口意,多少有一些过失,因为害怕同参跟师长知道,故意现出巧言令色、不自然的威仪,来讨好对方,所以是『险曲为性』。

这样有什么业用呢?『能障不谄,不任师友真正教诲为业。』由于表现很谄媚的样子,希望同参道友、师长不要指责他,所以不堪任师长跟同参道友真正的教诲,这也是「贪」跟「痴」一分为体。谄就是谄媚,多数跟「覆藏」过失有关,表现出一种谄媚的样子,而这种谦卑、柔和的相貌,感觉上不是很自然,这叫做「谄」。

『七、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此以贪爱一分为体。』

「憍」就是『于自盛事』,「盛」是指殊胜。内心有一些殊胜的功德,大多是自己很精进,拜佛、诵经很多、善事也做很多,有一点资粮了。『深生染着』,对于这样的福德资粮,或者智慧资粮,内心染着。『醉傲为性』,整个人迷迷糊糊,像喝醉酒一样,觉得全世界你的功德最大,看不到真相,「醉」了;「傲」是凌驾他人,有一点类似高举的意思,跟前面「慢」的性质很接近。我们一般讲「傲慢」,其实「傲」也有高举的意思,凌驾他人之上,这就是「憍」的体性。

『能障不憍,生长杂染为业。』「憍」的这种醉傲体性,使令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身口意的杂染法,就在我们醉傲的体性保护之下,一天一天的增长、一天一天的增长。

这个「憍」,通常一个初学者刚来到僧团,罪障深重,福德智慧资粮都没有,还不容易生起憍慢,会很谦卑。但是三宝有大功德,你在三宝当中,又是忏悔业障、又是积集资粮,一年、二年、三年,或者出家、或者没出家;世间的事情就是因缘所生,苦恼的人不是永远苦恼,快乐的人也不是永远快乐。因为不断的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你的生命开始改变、功德慢慢增长了,这时候就会有问题,就是你会生起憍慢心,因此而引生放逸!憍慢以后就放逸,放逸以后就栽跟斗,就是这样子。所以为什么很多修行人,慢慢进步、慢慢进步,进步到一个程度,摔下来,就是这个问题──憍慢──骄兵必败;当你进步到一个程度,一憍慢,眼睛长到头顶上,很快就摔下来了。

记得1990年,我从佛学院刚要毕业,那时候我们净律学佛院第一届,有六位同学毕业,印象很深刻,我带着同学一起去向我们的恩师上果下清律师礼座。到了果清律师的寮房,向他顶礼后,果清律师要我们全部坐到地上,他就坐在我们的正对面,说:「讲讲你们毕业之后的理想,每个人都讲出自己的抱负!」那时候大家都很天真,不知天高地厚,大谈未来要怎样自利利他。清和尚听完之后,没有任何评语,只讲一句话说:不管你们以后有什么抱负,要记住一句话:「常居学地」!

意思是说:不管我们将来能够成就多大的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内心始终都要保持谦卑学习的态度。这句话我发觉非常重要!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功德,随着修行不断的增长,这正是个关键 ──能够谦虚把头低下来!我发觉一个人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位置站低一点啊;人跟人相处,你站低一点,就容易进步;站太高,摔下来,就很严重了。

古人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句话,我们不容易了解,我初学佛的时候,我在格言联璧也读过,但就是不懂。刚学佛意气风发的时候,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就聪明,为什么要表现出很厚道的样子呢?刚开始不了解。但是慢慢在人事中,经过一段历练之后,再看看那些大德、老和尚的修持,正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原来忏公师父强调一个人的性格老实厚道、谦卑恭敬,这两个性格太重要了。虽然你的观察力很敏锐─聪明睿智,但是为人要厚道一点。「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这个「愚」,不是愚笨,是说在是非分明当中,应该加一点厚道。那么「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虽然你这几年的确很精进,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福德智慧资粮都广大了,但是「守之以谦」,谦卑一点,你的资粮才会不断增长。

我们中国文化很重视「愚」跟「谦」,这两个字我们年轻一辈比较不容易体会出来,前一辈的老法师,如果经常跟他们相处,就会发觉这些老法师的身口意,都有这两种功德:一个愚、一个谦。这两个非常重要!这个只有中国佛教才有,藏传佛教师父不强调,南传佛教也不强调。所以中国五千年文化,真的是不可思议,那些大智慧的圣贤不得了,孔子也是不得了,「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这两句话让我们终身受用,让我们与人相处减少很多障碍。我们讲以「谦」来对治「憍」,由于谦卑的缘故,让功德一天一天的增长,乃至于圆满,直到到临终。才不会从得意中摔下来,就是「谦」的重要性。这是讲「憍」,下一个:

『八、害者,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

「害」,是对于有情众生(不是对境界),心无悲愍,完全没有一种想要去利益他的心,或者是为他拔苦的心。你对有情做什么事呢?『损恼为性』,你用身业、口业来损恼他。『能障不害,逼恼为业』,你这样去损恼他,你自己是不是很快乐呢?不是,你损恼他,结果你自己也很苦恼,你自己也是逼迫、也是苦恼。因为这个法,从你内心发动出来,一定先伤到自己再伤到对方。所以你损恼他,事实上你也不快乐,你内心也是逼迫苦恼,两个都受伤,这就是「害」。

前面讲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聪明的人不要太刻薄。就以修行人来说,在团体当中,很少人会用身体去伤害对方,世间人可能会有,出家人还不至于,但是我们会去损恼对方,都是讲话。有时候一句话讲出来,就像拿刀子割伤人一样,而且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生气,自己还不知道。

律上有讲到「独角牛」的公案:说劫初的时候,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独角牛,这只牛出生的时候,力气特别大,很有力量,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头上只长一只角。虽然只有一只角,但牠很争气,工作勤勉,力量也大,从白天做到晚上,为主人做很多事情。主人对牠也非常感恩,给牠施设很好的房子、打扫得很干净,也提供牠很好的食物 …对主人也非常感恩。

有一天,隔壁村庄要举办一场斗牛比赛,就是两只牛的主人各交一千金,然后两只牛的头绑一条绳子,往左右拉,把它拉过去就得胜。这一天独角牛就跟主人说:「主人,隔壁村庄斗牛比赛我应该去参加,我从小力量就很大,我为你争取一千两黄金。」主人说:「你有把握吗?」牠说:「我啥事没什么把握,这力量我是有把握的!」主人说:「好,可以!那我们去参加吧!」就带着这只独角牛去参加斗牛比赛。

两个人一上场,根据规矩,双方主人要先介绍自己的牛,对方主人说:我这牛是怎么怎么的好…那么独角牛主人上去也是赞叹,我这只牛也是怎么怎么的好…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天生只有一只角」。讲完之后就开始比赛,结果独角牛一下子就输掉、被对方拉过去了,一千金就输掉啦。回家的路上,两个闷闷不乐,垂头丧气,主人就说:「你看,都是你,好端端的就要去参加比赛,输掉我一千金。」独角拧…也很委屈牠说:「主人啊,你不能怪我,你在介绍我的时候,就讲我的优点,我出生一只角,这是我天生的缺陷,你讲到我的缺陷,我就没有信心了,所以一上去就输掉了,怎么能够赢呢?」主人说:「那怎么办呢?」说:「我们明天再比一场,这次你不要介绍我的缺点,专讲优点就好了啊!」第二天再去比赛,主人都不讲牠的缺点,果然这只独角牛信心大增,一下子就把对方拉过来。所以佛陀说,自今以后比丘应该讲柔软语,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待人处事,讲话要留意,不是你想什么就讲什么,说「我这个人很正直」,不是这样的。我看一本医学报导说,要是父母亲脾气不好,动不动发脾气、经常呵斥子女,子女长大后,对自己比较没有信心;这件事情他本来可以做好,但是他不敢做,从小被骂怕了。我们有因缘收徒弟、或摄受信徒,也是这样,除非他的根性非常利,不要一开始就去触动他的伤处。同参道友更是这样子,我们言词不要太刻薄,厚道一点;话讲得圆融一点,多带一点鼓励性质、少一点责备性质,多一分摄受、少一分责备,对其成长非常重要,有好处。如果一下子就把他伤害了,那他以后就自暴自弃了!反正也没希望,干脆一天混一天算了。他会这样也是我们口业引起的,以后我们修行也会有障碍。所以讲话要厚道一点、留一点口德;人跟人之间相处,多赞叹对方的优点,要讲缺点也是私下讲、私下劝谏。这个很重要。就是要有悲愍心,经常注意这句话讲出来,会不会伤到对方,要注意这件事情。以这种厚道的性格来对治这个「害」,不要去损恼众生,特别是言词。

『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所谓「殉」,就是追求;不是为了团体,而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闻或是利养。『不耐他荣』,「耐」是忍受,不能够忍受他人有荣耀的事情,内心生起一种『妒忌为性』。多数有「妒忌」心的人,都是我执、我见比较重的人。我们的生命体─色、心二法都是因缘所生,剎那剎那变化,但是他不这么认为;认为生命体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有这个「我」总觉得觉得世间荣耀之事,都应该归于我;假设有某方面的荣耀归于别人,内心当中就不耐他荣,不能忍耐这件事情,生起嫉妒心了,严重一点就会去障碍、破坏别人。

『能障不嫉,忧戚为业』,因为经常去嫉妒别人,心中老是忧戚、不快乐──这个功德怎么会被他得去呢?应该是我的!心中充满着忧戚。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这种相貌。这是它表现出来的业用,忧戚是由于嫉妒而来的。

我们在僧团里面,人与人之间相处会发觉啊,我们对于上一辈跟下一辈比较好相处;对于上一辈的老法师会很恭敬,他有什么功德,我们不会嫉妒,只会仰慕;对于下一辈的慈悲摄受,当然他的功德比不上我们,就是慈悲摄受;但是平辈之间,你的资粮跟他的资粮差不多,就不容易相处了。

其实,每个人的善根不一样,你持戒这方面的善根强、他的禅定善根强、他的般若波罗蜜善根强,假设我们没有更宽广的胸量,我嫉妒你、你也嫉妒我,那么严重一点,就是我破坏你、你也破坏我,结果两个人都受伤。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很强调「随喜功德」。你看普贤十大愿王,菩萨修行十种功德,疾速成就佛道,其中一个就是随喜功德。

「随喜功德」有两个好处:

一、如果他是一个初学者,刚开始栽培善根,去诵经、或者拜佛、或者学习打坐,你随喜赞叹他、给他鼓励──啊呀,有人鼓励我、赞叹我,我应该要更努力!如果你一下子就泼他冷水,他就自暴自弃了。所以我们去随喜别人的功德,使令他的善法更精进,这也是一种利他行。

其次,你赞叹他的功德,你跟这个善法就结下善的因缘,以后这个善法在你身心要出现,会比较顺利一点。跟善法结善缘很重要!你要是嫉妒他、伤害他,以后你要修这个善法就会有困难,因为你曾经对这个善法,有嫉妒的心所在里面,除非你忏悔,否则这个烦恼也会障碍你。你说:「奇怪,这个善根我怎么都栽培不起来?」就是你过去曾嫉妒别人。所以我们修行: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佛法讲「法门无量誓愿学」,在五乘功德当中,十方一切诸众生:好比慈济修习这些慈善事业,我们内心深深随喜;虽然我们在深山里用功,但是有人做慈善事业,我们也随喜;纵然只是人天事业,人天法也是善法,人天也是菩萨道所要修习的善法。「二乘有学及无学」,泰国比丘修禅定,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我们也随喜,菩萨也随喜二乘功德。「一切如来与菩萨」,当然十方诸佛菩萨显现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六波罗蜜、菩提心,那更是要随喜了!

换句话说,我们的心情是:不管自己修习什么善法,那是个人今生的因缘,但是面对五乘善法,只要它的性质是「善」的,我今天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我内心当中的心情:「所有功德皆随喜」,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只要是善法我都随喜,这样才合乎自利跟利他的菩萨道。这是以「随喜功德」来对治我们的嫉妒。

『第十、悭者,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此亦贪爱一分为体。』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是「爱」得很厉害了,才叫「耽」。『耽着财法』,内心当中对于自己的财物、或者所摄持的法门,非常的爱着,『不能惠舍』,不愿意把你的财富,以及所学到的佛法,适当的布施出去;『秘吝为性』,「秘」是把它隐藏,不让人家知道你有财富、你有佛法;『吝』是吝惜不舍,吝惜不给别人。一个是隐藏、一个是吝惜。

它的相貌是:『能障不悭,鄙涩畜积为业。』「涩」就是不流通、阻碍住了,鄙恶的一种不流通。也就是:这些财物、佛法,不能从你的身口意流到其他众生身上去,无法流通,『畜积为业』,把它聚积起来,不肯施舍。

在蕅益大师的《成唯识论观心法要》上说:「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不可不戒也!」对财物悭贪,有什么过失呢?世世贫穷。对法的悭贪呢?这个法有很清净的传承、很殊胜啊,但我不随便给别人,那有什么过失呢?世世愚痴。所以不可不戒也!这件事情要注意啊,这样的因地是不好的!会使令我们贫穷、愚痴。「财」跟「法」就像流水一样,要流通才能够增长广大!

以佛法的意思,要「舍」才能够「得」,舍得出去才能够得到更多;你把它保存起来,「死水不藏龙」,下辈子就糟糕了,会贫穷、愚痴。所以要用「施」波罗蜜来对治悭贪。这是讲到前面十个随烦恼。我们看最后一段总结。

『此十各别起故,名为小随烦恼。』

「小随烦恼」它的生起是各别的,不是一起生起,所以名为「小随烦恼」。

关于「小随、中随、大随」,我再解释一下。随烦恼分成三类:「小随烦恼、中随烦恼、大随烦恼」。所谓「小、中、大」,不是约着势力的强弱,而是约着活动范围。就是前面的这十个小随烦恼,它的活动范围,不能够普遍于一切不善心所,而且各别而起,有这个、就没有那个,它不能够普遍在不善的心所活动,所以叫「小随」。

「中随烦恼」,下面讲到「无惭、无愧」,能够普遍的在一切不善心所活动,换句话说只要你起的是不善,一定有无惭、无愧。这就是「中随」,活动范围比前面更广,但较后面小,所以叫「中随」。

「大随烦恼」的活动范围就更大了,它不但普遍在不善心所,而且也在「有覆无记」的心所活动。「有覆无记」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在色界、无色界高深的禅定中,他不思善、也不思恶,内心没有善、也没有恶,就是无记。但这个无记是「有覆」的,还有一个「我」存在;「覆」就是障道的意思,能障碍我们真如法性的显现。「大随烦恼」的活动范围,能够普遍的在不善心所,以及「有覆无记」的心所活动,叫做「大随烦恼」,这个活动范围更大。

总之,「小随、中随、大随」是约活动范围安立的。

再看下面「中随烦恼」,有两种:

『十一、无惭者,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

「无惭」的定义有二:一是『不顾自』,就是不尊重自己,没有一种自我期许的要求;所谓人身难得,你也不在乎,没有希圣希贤的心念,就是自暴自弃、不顾自身。其次,『不顾法』,佛陀所说的教法很尊贵,也不想去随顺,我内心还是照自己的思想去做事,不顾佛法的尊贵,也不想要增上。『轻拒贤善』,因为自暴自弃、对佛法也没有尊重心,这些贤善的事情,功德的境界,本来是应该要让它增长的,但是你轻拒─轻视拒绝。因此『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既然你对成贤成善之事,没有希求心,那你的生命就是生长恶行,增长一切恶法为它的业用。你的生命没有什么目标,怎么办呢?只好跟着习气走──现在心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这种境界。

『第十二,无愧者。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

「不愧」,是说你不尊重世间人的讥嫌,你做错事,世间人会指点你──你看啊,这个比丘、沙弥做这种事情;还说他心中有正法,结果做这种事情。护法神也会讥嫌你:唉呀!我护这个比丘的法,实在是倒霉啊,这种行为,我都护持不下去啊!你对于世间的种种讥嫌也不在乎,『崇重暴恶』,本来这种暴恶的事情,我们应该要去对治、消灭,结果你对暴恶的事情,还特别欢喜。『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你有这样的心情─崇重暴恶,一切过犯就很容易生起,也容易增长广大。

无惭、无愧这两个心所,多数是同时生起的;一个是「轻拒贤善」、一个是「崇重暴恶」。这两个心所,『此恶遍不善故,名为中随烦恼。』它能够普遍的在不善心所当中活动,故名「中随烦恼」。换句话说,只要是不善的心所,前面的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十种小随烦恼」,任何一心所活动,一定是夹带无惭、无愧。所以叫做「中随烦恼」。

其实惭愧心,在没有入圣位之前,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入圣位、没有断烦恼之前,从「信心」引生「惭愧心」,它是断除恶法一个很重要的力量。

关于「惭、愧」的运用,我们可以从「造恶之前」跟「造恶之后」,两方面来说明:如果说惭愧的心所,是在造恶之前,好比你造了一个恶业,虽然造了恶业,但是内心当中——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并不是你愿意做这种恶事,你就是一时控制不住习气,还是有惭愧心,这时候你造这个恶业,在律上叫做「不定业」。就像在高速公路,开车开得很快,之后你踩了煞车,虽然车子还在继续行驶,但是速度已经慢下来了。一个没有惭愧心的人,造恶业是完全不踩煞车的,那就叫「定业」,一定要得果报。

一般来说,真正深信因果的佛弟子,因为有惭愧心的缘故,所造的业都比较不坚固;你要是不学习佛法、不相信因果,所造的恶业多数都是定业,很难忏悔的,多数一定要得果报。所以惭愧心的生起,如果是发生在造业之前,它会影响到这个业的坚固性。

其次,是在造业之后。我们说造业,主要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杀盗淫妄的恶业,这个恶业就算全世界没人知道,但是阿赖耶受熏,它会把这样的功能,保存到我们微细的阿赖耶识里面去。当我们冷静下来,啊呀!不得了,发现这些恶的业力已经被第八识保存下来了。虽然这个业力已经进入阿赖耶识,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消除掉呢?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两种方法可以对治已经进入阿赖耶识的业力:

第一、「忏悔所损业」。这就是指「忏悔」,你可以面对一位比丘,或者面对佛菩萨,修忏。请一位比丘、或者找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当忏悔主,或是以本尊阿弥陀佛当忏悔主。写一篇忏悔文,把你整个造业的因缘,至诚的表达出来;表达你的忏悔心,并立定誓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誓不再犯!然后要有很多的方便,礼拜、或者持咒、念佛。由于惭愧心的缘故,念念之间就把第八识罪业的势力、慢慢破坏掉,这是忏悔所损业,第一种方法。

第二、「对治所损业」。通常我们造恶业,一定有一个烦恼,可能是贪烦恼、或者瞋烦恼、或者是痴、慢、疑、不正见…各式各样的烦恼。当这个烦恼现前时,你要对治它,就是不能随顺这个烦恼。因为你造恶业的时候,这个烦恼有等流性,它下次还会再出现,而且出现的力量,会比上次更厉害。应该怎么办呢?对治所损业。不再随顺这个烦恼,虽然烦恼还有等流势力,但是你已经在抗拒它,心中开始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这时候,这方面的业力也会慢慢的消失掉。对治烦恼也能够折损相关的恶业。

总之,面对这些不好的业力,当它已经进入到第八识之后,有两个处理方法:第一「忏悔」,第二「对治」。如果已经得果报,那就不容易忏悔了。这个恶业一旦得果报、已经现前了,好比已经变成一只畜牲了,那你说要把牠忏成人的相状,就不容易了;但是没有得果报之前,都还有办法,就是靠这两个方法,第一「忏悔」,第二「对治」。可以把我们阿赖耶识恶业的势力给破坏掉。

这是我们用惭愧的心,来对治无惭无愧。当然要让惭愧心生起的基础,必须深信因果才行,不只是表面的理解,而是很深刻的了解,才能够生起惭愧心,以对治无惭、无愧这两个中随烦恼。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

答:悭法跟把善法覆藏的差别。这个善法的覆藏,就是说你有一个善法,但是也没有人跟你请教,你主动的表达出来那就不应该,因为没有因缘嘛?这种我们要谦虚一点覆藏起来,不要逢人就说,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覆藏就是说不要随便表现出来,但是有人请,有因缘应该要讲出来。悭法是说人家已经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来到你这个地方向你请法,而这个法只有你有但是你不讲,这个就有过失了。因为人家身为一个弟子,他的弟子相都具足了,应该有的礼仪他都具足了,他的谦卑的态度,他的求法的精神都具足了,而这个时候你还是不想讲,过失就在你了。如果对方根本没有求法的因缘,这个不讲是无所谓的。因为本来说法要有一定的因缘,佛陀本来就有规定,说法有说法的因缘。所以这两个你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

问:……

答:这个是五种邪命,主要是针对出家人来说,佛陀的意思是说出家人是以托钵,这个叫正命。就是一个出家人,好好的修习戒定慧,不要从事生产事业,也不要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老老实实的修行,老老实实的接受众生的供养,这个是出家人的本份叫正命。假设你不这样做,你去诈现异象、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乃至于说所得利,以这样五种因缘得到利养,都叫邪命。所以在律上佛陀规定出家人不能够从事生产事业,出家人就是以法为师,以法师人。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投入到佛法的修持,佛法的弘传,随缘接受众生的供养,多也好,少也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这是出家人的正命。

问:……

答:恶业的种子消灭,完全要消灭,这个在律上要到初果以上,就是说:他那个事在南山律上有一句话叫做「伏业易夺」,是说你因为忏悔的力量,超过前面造恶业的力量,你的惭愧心已经超过你当初发动烦恼的势力了,这时候你以善业取代恶业,「易」就是变易。善业取代恶业,但是这个恶业不是消失掉,是将我们的业伏住,暂时不受,所以叫「伏业易夺」,以善业夺恶业」。这个对我们往生净土就很重要了!因为临命终时很多股势力挣扎要出现,可能恶业的势力要出来、信愿持名的善业也要出来,这时候以唯识学的思想──强者先牵,就看哪一个势力强。假设我们一口气还在的时候,就把这些恶业的势力给消减了,那个时候信愿持名,就没有任何障碍。就是有业也没关系,带业往生嘛!对不对,带业往生横超三界。

所谓「带业」,是带什么业?当然是带恶业呀!古德说,这个带业是带恶业,但是带「业种」,不能带「现行」。临终的时候,所有的烦恼、所有恶的业力,都要在种子位,内心保持在一种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寂静的状态;就能够跟弥陀感应道交了─「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

虽然「忏悔」不能把恶业完全消除掉,但是能折损恶业的势力,使令它临终不起现行,这件事情对于临终非常重要!使令恶的势力折损,一方面让信愿持名的势力增长。这个业力有两种因缘,一种因缘是要得三界的总报,有一种因缘是要得个人的别报,就是说你造了个杀盗淫妄,要到三恶道去,这个忏悔可以破坏,但是人跟人之间的因缘,在律上说忏悔不能消灭。

举一个列子,佛陀成佛以后,他已经没有三界的总报,但是很多人看到佛陀,那恶法相加有恶因缘,金枪、马卖之报,这都是过去有因缘,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因缘,不能靠忏悔消除的,除非他愿意宽恕你,当然你一个圣人,佛为法王以法自在,对不对?你要头头就拿给你了嘛,有什么关系呢?要手就手给你嘛,他那个内心是无我无我所的,对不对。就是佛陀的内心于一切法不受,但是你眼睛看到,唉呀!佛陀吃马麦啊,佛陀的脚被金枪刺伤了。感觉上佛陀在受一些不可乐果报,我们表面上是这样。因为人跟人的因缘,这件事情不是忏悔能够改变。

我们在修学圣道,我们希望赶快成就圣道再来得果报,说我那个时候有钱了,你说我过去欠你多少?100万简单,我给你200万好了,那圣人的境界有资粮能够偿债,现在我们哪能够过偿债呢?你要针刺我一下我就受不了了,你砍我一刀我就不能修行了,现在不能偿债现在没钱啊,是不是?所以我们这个修行就是,我们尽量啊,在今生的生命当中尽量在临命终之前呢,恶业都不要现前,然后把善业的力量增长,把恶业的势力经过忏悔让它降低,然后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以后乘愿再来。

当然,那个时候不会堕到三恶道去了,三界总报没有了,但是人跟人之间的恶因缘那没关系,你能够自在的随缘消旧业。所以忏悔能够消灭三界的总报,但是不能够消灭个人的别报,除非对方成就圣道也不会讨这个债。这个问题就是你要赶快成就圣道,成就圣道以后,还债等于是还而不还,你的内心是「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没有所谓还债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