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得少为足,所以一直活在平时的念佛,这叫作离苦得乐的念想。净土宗很多人的失败都是,你的念想就是追求离苦得乐,你本来就没有远大的志向,你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想到佛号。

离苦得乐的念想跟临命终是不同的境界,临命终不是离苦得乐的问题,临命终是一种生命的改变。离苦得乐,那你不需要接受教育,宗大师说,“追求安乐此心同”。宗大师讲到对治瞋心的时候说:你不要生气啊,他不是有意要伤害你,他只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快乐;因为你侵犯到他的快乐,所以他只好产生反制的作用,他所有的——他讲话的态度、他的行为,不是冲着你来,他只是想要离苦得乐;如果你的角度跟他一样,你也会采取相同的动作。所以我们没有比别人高明多少。透过离苦得乐,我们产生同理心,化解彼此的对立。所以,宗大师说“追求安乐此心同”,也就是离苦得乐不需要教育,你一出生就会了。

所以净土宗很多人,在没有深入研究教理的时候,会说,欸,干嘛研究教理呢?我把佛号也操作得挺好了!但临命终的时候就不是这样子了,因为临命终的时候要求的不是离苦得乐的念想,它要求的是一种往生净土的念想,它标准不一样。因为你的生命即将结束,你新的生命即将开始,这个时候哪是离苦得乐的问题呢?

所以诸位!平时的念佛跟临终的念佛是两码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可以平时把佛号念得很好,到临终的时候却过不去了。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的心的念想错误了!临终不是离苦得乐的念想,那是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念想。这种念想,在你日常生活的生命经验当中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启示,不可能,你只有接受教育。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座的诸位没有一个人去过净土。你去过净土吗?你没有。他也没有去过净土。你没有去过净土,你怎么产生净土的念想?你只能打妄想。所以,净土的念想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我们谦卑地、恭敬地向佛陀学习,叫作借相修心。我们只能够借佛经里面的文字相,然后随文入观,透过我们的观照把文字相转成我们内心的影像,只有这个方法。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入我们心中的实相般若,只能这样子。

所以,你一辈子都不学习经典,那你的念头就是活在离苦得乐的念想,到了生死关你就迈不过去了,就这么回事。就是你念佛,你只是想要解决痛苦的问题,你不是想解决生命的问题。所以诸位!我们净土宗的人,当然也不排斥平时的离苦得乐,这点也的确很重要,我们让生命的障碍少一点。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要有一个伟大的志向,解决我们生死轮回的问题。你今生不解决,你来生还得解决;你来生不解决,你总有一天吃到苦头,你知道怕的时候你还得解决。而你越晚解决对你越不利,拖得越久你越难解决。这个道理就是这样,因为到末法时代,障碍只有越来越多。

所以,一个有觉悟的人就是,那今生就拼了,“拼个今生,永作闲汉”!反正这个东西迟早得解决,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平时的离苦得乐的概念往上提升。

诸位!你要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当你的心态改变的时候,你这一天所念的佛号那就全部改变了,每一句佛号都具足往生的力量。

所以,我们平时的念佛,那是做准备的。做什么准备呢?就是把心态提升。你临终的心态,你现在就要提升做准备了。你临命终遇到境缘的时候,你怎么样能够安住真如,调伏娑婆世界的爱取,然后念想净土,就在这个地方。你不能等到临命终再学习,临命终已经来不及了,临命终不是学习的时候。临命终只能够复习,就是你本身已经懂道理了,经过善知识的开导,把你的功夫给恢复过来。所以我们必须趁身体健康,身心相对稳定的时候,赶快成就一种往生的念想,做好临终的准备,这个就很重要。